运动损伤如何避免?
9个注意点帮助你!
在【健身盛宴】健身打卡开始!
你只要今天运动过
就在下面留言打卡
简单说说自己今天做了什么运动,做多久
遇到了什么问题······
敢不敢每天都来打卡?
假期过去了
为了减掉春节长的肉
小伙伴们是不是都在努力运动?
但是也要注意
刚开始恢复运动
不能运动得太狠
也要避免运动损伤
每项运动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
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也各不相同
在健身之前,首先要根据自身的
年龄、性别、肌肉力量
关节灵活程度及伤病情况
选择正确的运动
如今,参加健身锻炼的人
越来越多了
健身是为了身体更健康
但不正确的锻炼方法
却常常造成运动损伤
有些损伤还很严重
令健身者永远丧失了部分运动功能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
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呢?
No.1 充分考虑自身的状况
1.年龄的不同
每项运动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也各不相同。在健身之前,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年龄、性别、肌肉力量、关节灵活程度及伤病情况,选择正确的运动。
人体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当人体衰老时,肌肉的容积会下降,进而引起肌肉力量的下降,收缩速度的减慢。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钙质会逐渐流失,骨骼的强度会下降;人体韧带中的胶原纤维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脆弱易断。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肌肉力量较强,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好,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进行各类运动。例如,男青年可以进行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运动,以及健身、搏击、拳击等室内运动,甚至跑酷等极限运动。而女性则可以进行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以及健身操、跆拳道等室内运动。
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身体运动机能下降,需要相应调整运动方式。这一时期的男性可以将对抗性运动的强度降低,减少这类运动的时间,更多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健走、骑行等户外运动,以及游泳、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等室内运动。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应尽量多选择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户外慢跑、健走、骑行,以及瑜伽、普拉提、游泳、爵士舞等室内运动。
2. 疾病的影响
进入中年后,有些人会出现一些慢性疾病,而自己却没有察觉。因此,年过40岁,或有心脏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家族病史者,在进行规律且持续运动前,应先请医生评估健康情形与体能水准,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一般来说,膝关节有慢性损伤的人不适宜做太极拳、负重蹲起方面的运动,较适宜选择游泳、乒乓球等锻炼方式。跟腱有损伤的人在参加羽毛球运动时要注意适度。肩袖有损伤的人不太适合羽毛球、排球或投掷类的运动。腰背痛的人要注意避免久坐,避免弯腰提重物,多进行游泳运动,多做一些针对腰肌的力量练习,比如“小燕飞”等动作。颈肩痛的人要减少伏案工作,多做颈椎操,增强颈项肌肉力量。
No.2 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
1.运动量由少到多
各种运动都是由肌肉、骨骼及关节共同协调完成的。关节的稳定有赖于肌肉的收缩。而人体肌肉收缩的强度和时间是有限度的。运动时间过长,会使肌肉运动协调性下降,关节不稳,进而导致运动伤害。所以,运动时,每个人应先小后大,逐渐加量,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负荷。如果出现疼痛就要停止运动。不要试图穿跃疼痛阶段,这样做会使你的疼痛由慢性演变为永久的伤病。
2. 动作技术由易到难
有调查显示,技术动作不合要领导致的运动损伤占35.6%,排在伤害原因的第一位。这也是业余的反而比专业的运动员更容易受伤的原因。合理的技术动作,是经过长时间经验总结的,既可以尽可能的发挥人体的潜能,又能有效保护身体不受伤害。所以,在运动健身时,应循序渐进,先学习简单动作,掌握基本动作后再学习复杂动作。
3. 注意加强基础素质
在运动健身时要注重身体基本素质锻炼,适当进行肌肉力量练习,以加强肌肉力量,增加肌肉耐受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关节稳定性,延长运动时间。足够强的肌肉力量、良好的耐受性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本保证。
4. 多种运动相互补充
由于兴趣原因,有些人总是长时间重复某种运动,造成某些部位的慢性损伤,如过多篮球运动所致的“跳跃膝”,投掷运动所致的“投掷肩”等。为了防止这些不必要地伤害,应当各种运动相互配合,全面健身。
5. 选择合格的场地和器械
调查显示,有16.98%的运动损伤与场地不合格有关。合格的场地和器械可以有效保护运动者,并使其达到运动效果。例如最常见的健身项目慢跑,最好在平整的土地或塑胶场地上进行,不要在水泥、柏油等硬地上进行,也最好不要在跑步机上进行,因为这些场地对于膝关节冲击力较大,长时间慢跑会损伤膝关节。再如,很多人喜欢利用负重蹲起来锻炼大腿肌肉力量,但过大的负荷会导致髌骨软骨的磨损。髌骨软骨损伤的人应当避免此种方法,而改为静蹲练习。
6. 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在每次运动前,要充分活动各个关节,以增加关节的柔韧度和灵活度。据报道,有27.8%的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因为准备不充分,所以,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伤害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7. 遵守各项运动规则
在各种运动规则中,有很多都是用来防止运动伤害发生的,比如足球中的对于抬脚过高的限制、篮球中对于肘击的禁止、搏击或拳击中对于击打范围的规定,这些规则有效地防止了在运动中相互冲撞或危险动作所带来的伤害。所以,为了保护他人,更为了保护自己,大家都应该认真遵守运动规则。
8. 使用必要的运动护具
关节是运动中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关节过伸或过屈都有可能对肌腱造成损害,除做好热身运动外,适当佩带护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肌腱过度拉伸。在许多运动中,使用运动护具是非常必要的,如轮滑运动中护膝的使用、棒球运动中头盔的使用、足球运动中小腿护板的使用、搏击或拳击中牙套的使用等。这些护具的使用,防止了很多严重的运动伤害的发生。
9. 大量出汗需补充电解质
运动时,健身者会大量出汗,许多电解质成分也会随汗液排出,所以要及时补充这些流失的电解质,否则会发生肌肉“抽筋”等情况,进而导致运动伤害的发生。比较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饮用运动饮料。这些饮料中一般会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电解质。
光说不练假把式,
运动完就打个卡再走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