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人每到健身房就直奔跑步机,就好像不跑步这趟就算白来了一样。但你注意到自己跑步的姿势了吗?错误的跑姿简直就是“膝盖杀手”。
跑法大致分为:前掌、后跟、全掌这三种跑法。看似很容易理解,但如果不注重每种跑法的细节,遭殃的只会是你和你的膝盖。
让我们先弄清楚这三种跑法的概念
前掌跑法,通常是指以趾球部(也就是大脚趾下方的那块肌肉)接触地面,从而承载体重的落地方式。
后跟跑法,通常是指以脚后跟先触及地面以起到缓冲、承载体重的落地方式。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跑法,只要你细心观察,你能发生身边绝大多数人都是使用这种落地方式的。
全掌跑法,通常是指由于足弓拱起,无法承受体重,使得前掌与后掌几乎同时触及地面,以起到承载体重的落地方式。而这种落地方式的具有偶发性的特点,即使是刻意为之也能以达成。
自然落地才是王道
好了,现在我要告诉你最为正确的落地方式了。
根据人体力学,生理学等一系列学科得出,只有靠近臀部正下方的自然落地,才是最健康,最有效率,最不易受伤的。
你是否很遗憾这个答案中没有丝毫提及“前掌”、“后跟”等词语,原因很简单,三种跑法只是我们在跑步过程外在表现,而落地方式真正的关键在于——重心。
简言之,正常情况下,你的重心和你的臀部是在同一垂直线的,跃起时,身体为了保证你的重心稳稳落地,自然会选择正下方的位置触及地面。这是由人体结构所决定的,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充分发挥肌肉肌腱的弹性,实现身体的平稳落地。
前掌落地就是万无一失?
试着原地跳一跳,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前掌先触及地面,这时候就有人说:前掌落地就等于自然落地。显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比如你刻意使脚尖先触及地面,或者说仅仅依靠前掌跑完一圈,到时候你就会明白,这不是真正的自然落地。
谁是“膝盖杀手”?
九成以上的跑步爱好者都是以后跟在臀部前方落地,并且多多少少都有膝盖绷直的情况出现。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绷直膝盖只会发生在比赛结束的时候,该停下来了准备庆贺了。后跟在身体前面触及地面,这是要减速,最终达到刹车的目的。而你在整个跑步过程中都在一脚刹车、一脚油门,你简直就是你自己的“膝盖杀手”。
我们之所以能够跑起来,原因是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而摩擦力的根本是来自于人自身的重力,是重力使得我们能够奔跑。所以,如果想要跑步轻松、省力,同时不损失自身,那就应该顺应重力,以一种放松自然的心态去奔跑。
总而言之,正确的跑姿一定是顺应自然的,一定是让你感觉到舒服的,而不是刻意为之的。就如同原地跑步一样,重心微微前倾,在身体的正下方自然以前脚掌落地,膝盖顺势弯曲。有时候,跑步就是这么简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