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迷绑上绷带是为了炫酷吗?
有越来越多的男女健身爱好者在健身房里举铁时喜欢在手臂和臀部上绑上些绷带,他们这么做是希望自己肱二头肌的块头更大,臀部更翘。也有不少狂热的健身粉丝纷纷在社交媒体和照片分享网站上晒出了他们用绷带缠住肌肉的造型照片,以便让自己的肌肉看起来更丰满强壮些。
这种技术是在训练时限制流向肌肉的血液,它被认为有助于构建肌肉和促进恢复。这种训练方法的学名称为限制血流速训练法(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英文简称为BFR)。训练者只需举起比较轻的分量就能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健康与运动教授杰里米•伦尼克认为:这种训练方法的康复效果尤为突出,有证据表明它有助于保持肌肉体积和肌肉力量。
英国默西赛德郡的私人健身教练李•布罗根认为,有证据表明限制血流速训练法能促进肌肉生长。
李•布罗根
限制血流速训练法是如何起效的呢?
在举重过程中,当肌肉超载时,肌肉本身会发生一些小的撕裂。在休息期间,肌肉要修复这些撕裂,即把肌肉纤维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肌肉蛋白质链,这就有助于肌肉块头增大和力量得到增强。
限制血流速训练法只牵扯到限制流向静脉(而非动脉)的血液,它能促进细胞的生长过程。
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获得体育运动科学学位的布罗根教练说:“这种训练方法已经存在多年了,但近来它在那些希望通过举重训练来增长肌肉的爱好者中的人气飙升。”
“虽然它看似是个噱头,但运动生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它是有效的。当你限制流向静脉的血液的同时打开动脉,血液在肌肉中就被困住了。这就增加了肌肉肿胀的效果,产生了“泵血效应”。训练者能看到他们的肌肉块头立即增加了。”
这种训练方法能有效地促进肌肉更为努力地工作,疲劳得也更快,产生更多的训练负载,肌肉块头也得以增长。限制血流速训练法还会造成乳酸和代谢产物的堆积,而它们与肌肉生长之间有直接联系。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锻炼者在提高锻炼量的同时,又能避免受伤。
由于锻炼者能用比较轻的分量达到同样的训练效果,这就意味着他们身体的恢复速度加快,并能防止关节过度负重。然而,如果在训练时不施加以一定的负重,它的好处也显现不出来。
上述结论有科学研究支持吗?
限制血流速训练法起源于日本(在那里它又被称为肌肉加压锻炼法),这是一种受专利保护的训练方法。
日本的医学博士佐藤义昭在一次滑雪旅行时踝骨骨折,但他又想坚持锻炼,于是发明了这种训练方法。佐藤义昭在做一些等长的持握动作(如靠墙深蹲和支架式)时在腿部绑上了绷带,结果踝骨骨折在六周内就愈合了。
这么做之后,佐藤义昭还避免了经常伴随肢体骨折所出现的腿部肌肉重量下降。这项技术由此被视为有益于受伤者的恢复。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低负荷的运动训练,再加上限制血流速,能够提高肌肉骨骼损伤患者的肌肉力量。这些损伤包括关节、韧带、肌肉、神经、肌腱和支持四肢与后背的骨骼结构。
在对20多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后,专家得出结论,限制血流速的训练方法是一种颇有潜力的康复工具。
发表在《运动生理学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与比较沉的阻力训练相比,限制血流速的训练方法将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提高了1.7倍。
限制血流速训练方法举例
布罗根教练建议健身爱好者购买专门设计的BFR绷带,但大多数举重运动员在肘关节或膝关节所使用的助力带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在1~10级的紧绷程度上,布罗根建议人们采用中等偏上的“7”这一等级,以免感到过度紧绷。
布罗根教练给出了如何把限制血流速训练方法融入日常锻炼方案的两个例子
例子1:上半身肌肉群
先做20次肱二头肌弯举,随后紧接着做30次三头肌下拉,休息30~60秒,重复上述过程5次。
例子2:下半身肌肉群
先做20次深蹲,随后紧接着做20次分腿深蹲(每条腿各做20次),休息30~60秒,重复上述过程5次。
本文整理自健人
不知道怎么绑才能显胸大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