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一则令人难过的消息在媒体圈“炸了”,中国日报的年轻女记者小吴突然离世,这个胖乎乎活泼的姑娘,眼睛特别单纯,喜欢种花,还是个英国经济学博士,这么年轻的同行突然离开让人唏嘘不已。
那么为什么一个健康人说走就走了?原因居然是因为崴了脚!这本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紧接着小吴几天之内便昏迷,12天就离开了人间!而最终的结果是死于肺栓塞。
肺栓塞到底有多可怕
肺栓塞是三种致命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21世纪亟待解决的十大心肺疾病之一。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提高。
由于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千差万别,病情隐匿危重,因此在诊断时漏诊、误诊率极高。
久坐不动,容易诱发!
朋友们点开了小吴的微信朋友圈
1月10日:缺钙导致脚抽筋导致走路不利索崴了脚。中年少女实在是伤心了。
1月11日:软组织肿胀似见皮质翘起,应该不是骨折吧。。。医生也说应该没问题开了两贴膏药,但这个疼啊 扎心了。
有朋友在留言中表示关心,她回复:已预约明早重新检查,就这样开启了年假模式。
1月12日:求助万能的朋友圈,脚踝扭伤之后疼哭了,昨天拍x光未见骨折,只是软组织挫伤似见皮质翘起,医生开的止疼活血膏虽然好像肉眼可见地帮助消肿了,但是完全不止痛,强烈胀痛从扭伤的脚踝处一直延伸到小腿肚,脚尖麻痹感,现在只能躺着把腿垫高才能缓解到不哭的状态,是不是要重新拍个片子看看韧带,有没有可能是血栓?越搜网上内容越害怕。。。
这是她人生中最后一个微信。
大家都对此唏嘘不已:当时也没有在意,因为崴脚是一件很普通不过的事情,谁没有崴脚的经历呢?的确是钻心的疼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陈海燕医生(燕子医生)指出,事实上,下肢骨折以后要求长时间限制活动,加上局部炎症水肿,肺栓塞并不少见。
“腿部血液要回到心脏如同爬山,需要克服重力,当我们走路的时候,腿部的肌肉会有节奏地挤压、辅助,腿部长时间静止,血液会停滞并集结成块状,这就像我们下饺子,只有持续地搅动才能防止它们黏成一大团。
对于患者来说,发生肺栓塞后常常会发生突发的胸闷和胸痛,并且仔细回顾一下,这突如其来的胸闷胸痛近期往往有长途旅行、久坐久躺等病史,遇到这些情况就要特别注意是不是有肺栓塞的可能性。”
燕子医生说,“有些人症状严重、有些人症状轻微,现在CT检查越来越敏感,没有症状的患者偶然发现肺部小血管栓塞并不鲜见,这样的患者大部分不会致命,但依然可能对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有人说可以提前吃阿斯匹林等抗凝药物治疗。燕子医生指出,“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并且药物预防血栓的同时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所以吃药还是要权衡利弊、遵照医嘱比较妥当。
肺栓塞常见病因有哪些?
肺栓塞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大约70%~95%病人是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的肺栓塞。栓子的脱落是导致肺栓塞的根本原因,发生肺栓塞的常见原因有:
1、下肢活动减少
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活动减少,都有可能降低了静脉血流的驱动力,引起血流淤滞,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下肢静脉曲张和血栓性静脉炎
下肢静脉曲张的特点是下肢静脉的迂曲和扩张,其结果是导致血流速度的减慢,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
2、骨折
导致肺栓塞最常见的就是下肢骨折、术后卧床。
一是骨折病人,尤其是下肢骨折的肢体活动不便,长期卧床,容易形成血栓。
二是骨折往往伴有血管损伤和出血,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而易形成血栓。
三是骨折增加了骨髓中的脂肪进入损伤血管的机会,容易形成脂肪栓。
3、年龄因素
肺栓塞的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儿童患病率约为3%,60岁以上可达20%以上。而20~39岁的女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同龄男性高10倍。
如何预防肺栓塞?
肺栓塞发生后,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1、增加下肢血流速度
可以通过减轻下肢血液淤滞,从而减少静脉血栓形成。
2、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预防
对于老年人、肥胖者、心肺疾病、肿瘤患者等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加强运动,尤其是下肢活动,同时使用药物预防。
3、避免久坐,定期活动
长途旅行者,可解开鞋带或穿拖鞋,减少对踝关节的压迫,减轻下肢水肿,避免长期卧床或久坐。
看了上述原因分析,或许对于经常活动广大跑者来说,似乎可以松一口气,因为跑者都坚持锻炼,身体素质要好些,不过小编劝各位不要麻痹大意,其实在跑步时,崴脚也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跑步&崴脚
相信很多喜欢跑步的朋友,都有过脚踝扭伤的经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崴脚。崴脚,医学上称做“足踝扭伤”,这种外伤是外力使足踝部超过其最大活动范围,令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甚至关节囊被拉扯撕裂,出现疼痛、肿胀和跛行的一种损伤。
不管你是跑步新手,还是大神,崴脚的情况都有可能随时发生。一旦发生崴脚以后不能及时处理,那么很长一段时间你都不能自如的活动双脚。
一般来说95%的脚踝扭伤发生在外侧韧带,通常情况下踝关节扭伤后趋向2个结果:一)踝关节变得纤维化且僵硬。由于夹挤,脚踝前侧、前外侧会发生疼痛。
二)踝关节周围韧带变得松弛,无力,本体感觉受损,踝关节变得不稳定。
有份研究显示40%的踝关节损伤后,会导致软脚进而发生习惯性损伤。
跑步崴脚的原因
跑步时大意,路面不平整,热身不充分,夜晚看不清道路,越野跑都容易发生崴脚,加上跑步时往往速度快,冲击力大,一旦发生崴脚往往会很严重,受伤时如钻心之痛,有过崴脚经历的跑友相信都体会过这种切肤之痛。
跑步崴脚的预防
1、神经感知能力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还能使人在空间、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等更为准确。具体到踝关节上,包括关节部位的静态感知能力、动态感知能力,肌肉舒张和收缩时的调节能力。
2、正确的跑步姿势
我们都知道跑姿对于跑步的重要性。错误的跑姿会让你在跑步途中找不到安全的落脚点,身体晃动很容易在落脚的时候就踩偏了。因此保持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要摇晃身体,减少触地的时间是减少踝关节受伤的方法。
3、选择合适的跑鞋
不合适或者不专业的跑鞋是不会对脚起到很好的包裹、支撑、缓震效果的,导致在跑步过程中脚容易发生滑动,大部分的外部压力会直接作用于脚踝,极大的增加了脚踝的负荷,也加大了崴脚的风险。
3、运动前要热身
运动前把脚踝活动开,只有将紧绷的肌肉柔软化,才能够有效预防崴脚的发生;跑鞋的鞋带一定要系紧,鞋要合脚,最好是有保护脚踝的设计的。还有就是一旦落地时踩到什么东西别硬撑着,要顺势摔倒,屁股摔疼点总比崴脚强。
4、平常增加脚踝力量
平常多增加脚踝力量的训练,预防受伤。下面几组练习的动作,希望能帮到大家。
第一个动作,以一只脚为轴,
脚尖不要离地,另一只脚做左右跨步
第二个动作,单脚跳跃,注意落地要稳
第三个动作,脚后跟贴地,
用力向上翘脚尖,感觉脚踝有吃力感
第四个动作,以脚踝为轴进行旋转
跑步崴脚后处理
当崴脚后一定要及时处理,正确处理,脚踝扭伤才能快速恢复,并且降低发展成习惯性扭伤的风险。
扭伤后,如果足踝还能活动,周围也没有明显肿胀,属于轻度扭伤,可自行处理。
如果当下足踝肿胀不明显,只有轻微瘀伤,隔天开始明显肿胀、疼痛,甚至站立困难,则往往说明存在韧带损伤,属中度损伤,视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就医。
如果扭伤后足踝立即肿胀,并无法自由活动,甚至感觉关节明显脱位,那么可能存在较严重的韧带损伤,甚至是骨折或关节脱位,要尽快到医院处理。
紧急处理要按照RICE原则
Rest(休息):踝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因为进一步活动会增加出血量。
Ice(冷敷):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和肿胀。24小时之內不要用热水触及受伤部位,24小时之后再进行热敷,並涂抹一些药膏包括:红花油、服他林、按摩乳、膏药等。
Compression(加压包扎):用弹力绷带适度加压包裹受伤部位,即可减少渗出和肿胀。
Elevation(抬高患肢):晚上睡觉抬高患肢,高于心脏的位置,可促进血液回流,有利于肿胀消退。
跑步崴脚小贴士
1、受伤后,很多朋友先想到的是红花油。红花油不是不能用,而是48小时以内不能用,48小时以后可以使用。
2、掌握正确冷敷和热敷:伤后24小时内一定冷敷,肿胀减轻24-48小时后热敷。
3、当RICE原则现场处理完后,可以到医院找康复科医生打肌内效贴布。
4、按摩有助康复。在崴脚后的24小时内,如果你是轻微崴脚,可以用按摩的方式为自己消除肿痛情况。在血肿的地方,用手掌按在局部处,用力只要是能忍耐的疼痛即可,持续按压2至3分钟,依次为规律,重复按压即可。按摩五次为一个疗程,一天做3至5次即可。
希望各位跑友,做好热身,科学合理训练,注重跑步细节,强化脚踝力量,尽量发生崴脚等运动损伤,觉得赞,就赶紧转给身边的每一位跑友吧!
来源:澎湃新闻、钱江晚报、网络整理
-THE END-
- MALEROADS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