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健身,只知道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这两个词,只知道去跑步和撸铁,不知道怎么去配合有氧和无氧,也不知道它们运动过程中具体的流程是什么,今天要讲两个最基础的名词,有氧与无氧。
NO.1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
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运动时间较长(约20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有氧运动的项目有,长跑、骑单车、等。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
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并且在运动过程中会形成大量乳酸,需要48至72小时的恢复时间。运动形式表现为短跑、肌肉器械训练、举重等项目。
人类运动的能量来源,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有氧运动在运动的开始一段时间里消耗的脂肪很少,大部分是糖,这个阶段大约20分钟。只有坚持过这个阶段,当体内糖消耗到一定程度,20分钟之后脂肪才大量燃烧提供热量。所以只做有氧运动的话,前20分钟对于直接减肥没有效果。
而无氧运动消耗的就是糖,而不消耗脂肪,所以在有氧运动之间先做无氧运动,可以帮助消耗体内的糖,是之后进行的有氧运动直接就可以进入燃脂状态,而不需要20分钟的过渡时间。在有氧运动之前加入力量训练,可以有效的减少肌肉的流失。
NO.2 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
有氧代谢是缓慢但持久的供能系统,主要燃料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静息时,身体有持续的氧气供应用来产生能量,维持基础代谢率。当我们开始运动,比如从坐着到起来走动,我们的能量需求增加,导致我们呼吸与心跳略加快。
基本上我们能持续进行三分钟以上的运动依靠的都是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当运动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能量需求超过有氧代谢系统的供给能力时,无氧代谢系统就开始启动。无氧代谢只能使用糖分为燃料,特点是供能迅速但是产能量比较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重量举重时我们举十多下就会力竭的原因之一。
无氧代谢的最大缺点是糖分不充分「燃烧」,产生乳酸。乳酸的堆积导致肌肉细胞环境酸碱度降低,这是高强度运动时容易疲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无氧代谢运动一般不能超过两分钟。很多时候需要休息一下,让体力恢复,等血液把无氧代谢废物带走,才能继续运动。
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对比图
NO.3 没有绝对的界限
事实上,有氧与无氧很少独立存在,也不会一下子从一种代谢状态转换到另外一种状态,更多时候他们互相重叠,只不过有时候有氧代谢占主导,有时候无氧代谢占主导。
在低强度运动时,比如走路时,无氧代谢所占比例非常小,这时候我们可以称之为所谓的「纯有氧」运动。但在几乎所有的高强度运动时,有氧与无氧代谢并存,因此没有「纯无氧」。
另外,一项运动是有氧还是无氧还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来定。竞走奥运队员的快走,对很多初学者有可能会导致无氧代谢参与,引起肌肉酸痛;
而初学者所谓的大重量举重,对于职业力量选手来说也许只是热身,相当于他们的有氧运动。
NO.4 是不是只有氧运动才燃烧脂肪?
不是。原因有三:
一、 如上所说,没有「纯无氧」,高强度无氧运动时有氧代谢几乎已经达到极限。这一点,相信跑过四百米短跑的人都有体会;
二、无氧代谢主要消耗糖原,糖原消耗的结果是加速有氧代谢动用脂肪供能,因此,无氧与有氧结合减脂效果更好;
三、 无氧运动不光在运动时消耗大量的能量,更欠下氧债,提高机体代谢,让身体静息时也消耗能量,而在静息时消耗的能量多数来自脂肪。
介绍了这么多,还是要大家运动起来才有用哦!注意健身的同时要搭配适当的饮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