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读书时,不但要理解书中的含义,还要把书中的内容转变成自己的知识。这种思想在我们上学时就已经被养成,并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但这是否就代表着每个人都想知其所以言呢?
这里有个有趣的地方。当一个人被问及一个问题时,有些人倾向于简单明了,言简意赅的正面回答,不做过多的补充,除非对方再问;还有一些人会在解答问题后,顺带把解析过程也说一遍,美其名曰让对方更好的解惑,实则顺便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但我们都忽略了问问题的那个人,他是否关心那些额外的回答呢?那些额外的回答是否会引起更多的疑惑?以及答案是否会造成提问者其他方面的焦虑?
举个例子,很多人会选择跑步作为自己的运动方式,那么他们就会去关注怎样设定锻炼计划。在了解的过程中,道听途说跑步的姿势很重要,然后他们就开始关注手臂怎样摆,呼吸节奏怎样调节等问题。可是了解后发现好多人在跑步中都把膝盖跑坏了,于是在看过各种“学术研究”的深入介绍后,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顺便把运动损伤也学一下......
跑步,一个从小就会的动作,每个人都可肆无忌惮的畅跑锻炼,为什么放到学术上边会变得那么严肃?因为学术研究需要讲究严谨,对实际操作形成指导作用。于是就有人把那些研究结果生搬硬套的放到大家头上,简单的健个身也被搞得思想负担很重。特别是一些专业性的名词,如果放在生活中是非常通俗易懂的,换了个说法瞬间变得高大上,比如等长收缩。
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还是在2014年。那时候恰逢杭州举行首届“我是平板王”的活动,当时全城关于平板支撑的消息满天飞,我也非常好奇自己到底能撑多久,便尝试做了一下,撑了5分零几秒。之后便开始了解相关的锻炼方法,肌肉等长收缩这个词就出现了。如果要我来解释,我会粗暴的形容:就是用力保持身体相关部位静止,比如用力握拳。这里不是说专业名词不好,毕竟学术有倾向于理论的趋势,其真实可行性还有待考究。如果直接把未经证实的学术理论用于实践,并加以主观臆测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下文为某知名健身大V的文章节选,本着求实的心态,我对划红线的两处地方进行求证。
以下是引用文章的摘要部分:
也许是我英语四级水平不够,看了数遍还是得不出“离心运动可以促进力量更高的增长”的结论,我只知道外周电刺激能使最大肌力超出自主等长收缩下最大肌力的30%~40%①。这使得我怀疑作者有拿学术论文充当门脸的动机。又或者作者只是在完成文章之后,到论文索引库输入几个关键词,在索引结果中挑了几篇相关的文章就标上了出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关于健身的理论研究有很多,但部分是缺少实践再次论证的。一昧的讲究科学合理健身,进行专业比拼,理论论证,到最后发现拼的是理论,脱离的是实际,失去的是兴趣。
①许光旭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5年第01期
——END——
投稿请加微信huashan91
享千元稿酬补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