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腿粗”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都是妹子心里的一个痛处。尤其是小腿粗,更是让人难为情。仿佛基本上已经告别短裙、牛仔裤,甚至连七分裤都不好意思穿出来。
相信很多妹子都曾第一时间询问过教练:“我该怎么办”。或者从网上立即搜索“怎样瘦小腿”。得到的都是大多都是要么减脂要么拉伸,要么使劲的搓揉自己的小腿肚!BUT……好像都是“然并卵”。
这些这么不走心的回答会不会让各位妹子们觉得心灰意冷呢?我们都想知道怎么解决“小腿粗”,但在HOW之前,我们先得知道WHY,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小腿粗90%是因为全身性肥胖,我们需要通过人马君科学减脂方案进行,专业的指导才能下对药。人马君建议科学的减脂方法:力量训练+有氧训练+科学饮食+规律作息。减脂的本质是产生热量差,即:摄入<消耗,身体便会动用存储着的脂肪来提供热量,所以最好的减脂方法就是既减少摄入(管住嘴),又增加消耗(迈开腿)。【详细减脂秘诀传送门:揭秘 | 全世界唯一靠谱的减肥法】
因为肥胖所以小腿走路发力容易腿粗,小腿肌肉的功能是使踝关节运动,而我们行走,踝关节一定是运动状态的,长年适应体重的步行,会导致小腿肌肉明显变大。
除了“肥胖”、“小腿肌肉”、“基因关系”,我们还应该思考,我们都知道人体是一部精密的仪器。由骨、骨连接、肌肉等等组成我们全身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维持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动态的平衡。那么我们就身体结构与承重力线的思路,来就近讲讲与小腿临近的可能造成“小腿粗”的诱因问题吧。
诱因一:扁平足
首先我们由足开始,相信大家都对“扁平足”这个表象并不陌生,可能在一些图片还有健身资讯中了解过这个问题。
上图最右所示的即为扁平足,那么扁平足和小腿粗有什么关系呢?小腿肌肉通过跟腱与足相连,并延续至足底筋膜,即维持足弓的主要结缔组织,足弓的问题与小腿肌肉相关性很强。
我们一起来看看人在静态和动态姿势下,扁平足和小腿粗的关系
1
在静态站立时,足底筋膜维持一定的张力,撑起内侧纵弓,从而对抗体重的压力。当内侧纵弓塌陷(扁平足),足底筋膜张力缺失时,其他外部肌肉-小腿三头肌就会进行代偿,长时间则导致小腿三头肌的过度使用,从而变粗。
2
上面这张图显示了小腿三头肌与足弓的关联。
左图:正常足,在行走的蹬地期,踝关节跖屈,体重被压到图中的白色小圆柱(跖骨头)上,红色的弹簧(足底筋膜拉伸产生一定张力)加固足弓。
右图:扁平足,在蹬地时,前足倾向于向下凹陷,红色弹簧缺乏张力,导致外部肌肉(小腿三头肌)代偿。
在行走或奔跑的离地期,足内翻,内侧纵弓升高,增加足的刚性,在这种情况下,小腿三头肌才能将力量从跟腱、中足传递至前足。然而扁平足造成足底筋膜松弛,因此,内侧纵弓的维持需要更多依赖外部肌肉-小腿三头肌。鲜为人知的是,小腿三头肌因为其与距下关节的相对位置,也具有足内翻的功能。在扁平足的情况下,小腿三头肌同时承担跖屈与更多的维持足弓的功能,造成过度使用,从而变粗。
诱因二:膝超伸
说到小腿粗的成因,就不得不提到膝超伸。膝超伸呢,就是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站直时,大腿小腿伸直几近成一条直线,如果继续伸直,超过5°,大腿和小腿就会呈现一个反弓的姿态,变成一个“C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膝超伸。
(左超伸,右正常)
膝超伸这个问题呢,一般情况下,和自身的姿态变化导致的重心改变有关。如圆肩驼背,骨盆前后倾,前移等等状况。
那面下面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膝超伸会导致小腿粗,相信大家在初高中时在物理里都学过简单的力学,在杠杆系统中,力矩=力臂*作用力
(如图)
(是不是觉得,最右边这种拿住杠铃的方法最费力呢?)
其实我们的足踝,小腿肌肉与骨骼也组成了一套杠杆系统,由于姿势变化重心改变,膝超伸姿态导致了整个小腿有更向后的姿态和趋势,那么小腿肌肉为了拉住向后的姿态而保证平衡,长期处在一个持续张力的状态下,导致肌肉更用力,从而为了适应“环境”而变得更强壮。
诱因三:胫骨旋内
再如我们胫骨旋内造成的,所谓的“小腿肚向外撇”。除了承重力线的偏移,这也更容易让人从外观上觉得你的小腿肚变得很明显。
诱因四:高跟鞋
还有包括各位女性平时喜欢穿的高跟鞋,都容易造成身体承重力线的改变,而导致小腿肌肉去承担更多的负重。所以也才会觉得穿高跟鞋容易小腿紧张,容易累,小腿肌肉变得硬梆梆的。
所以以上列举的几种小腿粗的成因,是否有你对应的一款呢?在当我们需要解决小腿粗的问题之前,最好应该是先找到对应的原因,当你知道为什么了,接下来才是对症下药的“怎么做”。
既然找到腿粗的原因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改正呢?
假如你有扁平足或者是足弓塌陷的趋势,还有你经常穿高跟鞋,从而导致的小腿粗。
首先我们先利用自我筋膜放松的方法来放松,“小腿粗”可能存在的肌张力过大,或延展性差的肌肉筋膜:
使用按摩小球放松足底筋膜。
使用泡沫轴对小腿肌肉进行持续性按压,或滚动放松。
对小腿肌肉进行静态拉伸。使其肌肉的活跃程度降低、延展性增加。
接着,我们从足底承重开始调节。首先先从静态的站姿训练走起,要明确在站立姿势下,我们足底的承重应该是保持着怎么样的一个感觉。
1
静态站姿训练
培养在站姿情况下,将身体体重均匀的分布在上图中的红、紫、蓝色三个点。培养一个三点支撑的意识。同时将五个脚趾轻松的放置于地面上。
2
培养足弓发力的意识
(1)在进行过第一个训练步骤后,找到静态站姿中,三点支撑的意识.
(2)学会利用足底纵弓(即图中红色区域)发力,将足弓拱起。
3
重心前移,调节足底承重。
(1)如图中所示,确保静态站姿中三点支撑意识后,足弓拱起维持。
(2)然后将身体的重心往前移动。移动至肩膀位于中足的正上方。
(3)然后静态保持住,维持10秒左右,然后休息,再重复。
4
足底抓地前行
在进行完前面三个步骤,学会运用足部均匀的承担体重后,我们开始进行动态中的训练。
(1)足纵弓发力将足弓抬起,并维持,同时五个脚趾发力,扣住垫子或地面。
(2)抬腿往前走,前脚下落时,由足跟先着地,然后过度到足外侧,然后是1中小脚趾下方紫色的点(第五跖趾关节),再接着是大脚趾下方红色的点(第一跖趾关节)。
(3)然后再是五个脚趾分散踩在地面上,扣住垫子或地面,接着换另外一条腿前行
。
(4)在行走时,注意足弓的维持,与找到类似足底滚动前行的感觉为准。
5
坐姿和站姿提重
以前我们提到过,小腿肌肉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大的圆球状肌肉——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另一块则是长而扁平的肌肉,在小腿的深层,叫做比目鱼肌。
腓肠肌:过于发达会使得小腿看上去粗壮
比目鱼肌:视觉上可以拉高、拉长小腿
根据肌肉结构,所以有两种方法: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
人马妞建议坐姿提踵,当你弯曲膝盖提踵时,你练的主要是比目鱼肌,比目鱼肌调整你的小腿形态,能让小腿整体看起来更细长。
B.假如你有膝超伸或骨盆前倾、前移导致的不良力线,从而导致的小腿粗,那么你可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纠正了。
1
拉伸腘绳肌
2
仰卧激活臀部、纠正膝超伸
(1)上背部靠于凳面,双手打开,肩胛骨后缩下降
(2)单脚踏实地面,保持足弓,另一侧腿保持微微屈髋,一侧臀部发力向上顶
(3)顶至身体成一条直线即可,防止腰部过伸,下放,交换另一条腿进行
3
俯撑原地爬行
起始姿势:首先保持四点支撑,随后前足发力,将膝盖抬离地面,注意双手位于双肩正下方,膝关节位于髋关节正下方,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的夹角都为90°,微收下巴,核心收紧,整个背部尽量保持一条直线。
(1)在保持好姿势的前提下,右边臀部与腘绳肌发力,右脚向后迈出半步(注意腿不要完全伸直)
(2)随后左腿重复动作
(3)依次将两侧腿收回原位,重复动作
以上的训练可以每天进行一次。根据你的类型来尝试进行纠正。当然具体情况仍需要具体分析,我们都知道问题既有原发性,也有继发性。先要评估清楚了解到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