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热电影,非《摔跤吧爸爸》莫属,根据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来。这个故事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吸引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呢?
父亲马哈维亚是个摔跤冠军,退役后把希望都寄予在“子承父业”上,没想到妻子一连生了四个女儿,他内心非常绝望。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了女儿身上遗传了自己的天赋,突然发觉摔跤比赛可以不限性别,于是决定把女儿培养成摔跤冠军,完成自己为印度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摘得金牌的梦想。
姐妹俩被拉进了父亲的魔鬼训练营:每天五点起床训练、不准吃油盐和辛辣食物、被扔进河里、穿大家眼中只有男人才会穿的的短袖和短裤,甚至被剔去了心爱的及腰长发…
可怕的体能训练,加上忍受村里人嘲笑——没有一个女孩“该有的样子”。
姐妹两几近崩溃,承受着莫大的心理压力。
直到有一天,她们偷偷参加一个十四岁女孩的婚礼。玩得尽兴之时,可恶的爸爸突然出现,当着众人的面甩了姐姐一个巴掌。
姐妹俩哭着埋怨爸爸的不近人情和蛮不讲理,“愿神不要赐给别人这样的父亲”。小新娘却说:“我多希望神赐给我这样一个爸爸,他把你们当成子女,认真为你们考虑。而我,一出生就要处理所有家务,一到14岁就要出嫁,减轻家里的负担。我要被送到一个不认识的男人那里,再生儿育女过完我的余生,我多羡慕你们。”
她们开始理解爸爸,如果不摔跤,自己也只能落得个14岁就成为别人家生育工具的下场,毫无选择地走向暗无天光的日子。
也许有人质疑父亲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没有给女儿平等的尊重。但人马妞想告诉大家,更现实的印度社会。
印度的童婚比例高达47%,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女孩被父母用来换取聘金。
平均每3分钟印度就会发生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每22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60%的女性曾遭遇强奸。
印度女性就业率仅33%。
过去20年里,印度有1000万女婴被堕胎,每年的数量达到50万。
51%的印度男性认为,在家里丈夫打妻子是合乎情理的,54%的女性也这么认为。
没有平等,没有尊重。女性不过是男性的附庸,是维持社会周而复始运转下去的繁衍工具而已。父亲也许是男权的缩影,但他的出发点是出于爱,希望女儿们能靠自己的实力改扭转这不公平的命运。因为面对的阻力本就异于常人,付出的努力也不得不跟着翻倍。
偏见的势力天然强大,尤其是基于性别歧视之上的刻板印象。
一个女人,弱不禁风的,竟然还要参加摔跤比赛?
四面八方涌来的男人,带着轻慢和猥琐的眼光,不怀好意地希望对手撕烂吉塔的上衣。但她如同一个女战士,在狼群里勇敢地选择了最强悍的对手,毫不示弱地进攻,身体爆发出的战斗力让所有人震撼,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赏“这个女孩真厉害!”。
当吉塔被鲜花和人群簇拥着回到村里,高处的回廊上是已婚女人们木然的眼神。那样的人生囚禁了多少鲜活的灵魂,吉塔逃脱了,可更多女孩等不到这样的机会。
电影中母亲曾担心地问道:“女儿们这样训练,以后没有男人愿意娶她们怎么办?”
父亲的回答是:“等她们变得强壮了,好男儿随她们挑。”
机会是自己博来的,女性不该只甘于“被挑选”的结局。
最后决赛前的晚上,吉塔问爸爸:“明天的战略是什么?”
“明天的战略是赢。如果你只拿了银牌,很快就会被忘记,但是金牌却会被记住,成为榜样。你看那边的女孩,你不是为了你,你是为了像她们一样的女孩子。为了那些一出生就必须与锅碗瓢盆过一辈子的女人,告诉那些认为女人不及男人,你们可以赢。”
后来有女孩子在父亲的摔跤场学习。
这个故事也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印度女性,要勇敢地为自己发声!
如果自己都默认被支配的命运,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我们不是生来如此,人生有无数种可能,谁都不该被性别定义。所以,女孩,流汗吧,摔跤吧,自己去为自己的生命争取更多可能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