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授权转载自【日本设计小站】
微信号:japandesign
日料三千
独宠寿司一人儿
白米饭,生鱼片
一口一个,回味无穷
堪称人间究极美味!
(此处应有中华小当家BGM)
然而,最近美国出现了一种
造型奇葩的“巨无霸”寿司
不仅外观更粗高大
而且味道更刺激
不过一点进去
日站君就心态崩了...
· 前方核能预警 ·
WTF!你管这个彪形大汉叫寿司?
特么不是在逗我?
一大坨海胆和牛排
被bia在白米饭上
下面的饭团
弱小、可怜、又无助
和牛+鱼子酱+蟹肉+香草...
层层叠叠
无穷尽也
吃货如日站君
这次也是看不懂了
你们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
寿司难道不是长这样?!
当初那个玲珑剔透的小可爱呢?
怎么到了老外手里
就变得那么重口呢?
但实际上
这真不能怪厨师们异想天开
“巨无霸寿司”的出现
完全是因为顾客太爱拍照发ins
只有那些视觉冲击力、
色彩鲜艳的餐点
才能引起客人的兴趣
像这款芒果小葱牛肉寿司
虽然寿司之神看了想打人
但颜色鲜亮,上镜效果好
味道,who cares 呢
还有什么巴拉巴拉小魔仙色调的
彩虹甜甜圈
难吃的一批
就因为芭比配色
上架就脱销
还有这款人工色素
少女心满满的
独角兽星冰乐
尽管还没有普通星冰乐十分之一好喝
但为了po图一分钟
人们愿意排队两小时
比起味道
现在人们更在乎的是
能不能拍出惊艳的照片、
获得更高的点赞和关注
因此口感奇葩、
外表浮夸的“照骗寿司”
越来越受追捧
美味的传统寿司
却因为“卖相寒酸”不断遇冷
《寿司的十秒即食法》中讲到:
师傅将寿司捏好,装碟,呈至食客面前
如果十秒之内不把它装进肚子
那寿司的灵魂
就跑掉了
这种些许夸张的描述
正是寿司职人
对自己专业的执着和自信
▲寿司之神 小野二郎
但现在,平均每位食客
要花上三四分钟
才能拍出满意的照片
还不包括修图作图的时间
还有的顾客甚至
会带上专业相机
拍个没完
谁还关心寿司味道如何呢
虽然饭前拍照的歪风
让许多寿司师傅苦恼不已
可每当看着网红、博主
拎着大相机走进来
却又不得不往寿司上
多加几样食材
因为你要讨好的
不仅是眼前这位客人
还有她背后几十万、
上百万的粉丝
随着食材堆砌得越来越高
除了外形扭曲了不说
寿司原本追求的“旨味”
也不再纯粹
各种香料食材混到一起
吃到嘴里到底是啥味
估计寿司师傅自己也说不清
就像前面提到的肥牛海胆寿司
在牛肉高饱和度口味的覆盖下
原本美味拔群的海胆
就像咸奶油一样无趣
密密麻麻的鱼子、
生鱼片和海胆搅和在一起
吃到嘴里层次全无
这样的“奢华”又有什么意义?
为夺人眼球
不少魔鬼创意也由此诞生
寿司的身子,汉堡的命
老老实实做一只堡不好吗?
甜甜圈的外观
刺身拼盘的口感
美国人看了想拍照
日本人看了会流泪
还有这个一言难尽的刺身蛋糕
只能说是舌头限制了
我的想象力...
就算是三文鱼狂人
也会起一层鸡皮疙瘩吧?
面对质疑的声音
餐厅老板也开始大吐苦水
“像我们这样的小店
没钱搞宣传
只能做一些具有视觉冲击的食物
通过社交媒体来传播
顾客开心,我们盈利
不是双赢吗?”
这话听起来也似乎有几分道理
可问题是
这样做其实除了来钱快
不仅是对食物毫无敬畏之心
对客人也并不负责
你让那些大多数
以口味至上的真正食客
该如何在这个
只追求拍照好看的社交网络中
发掘货真价实的美食呢?
远的不说,就说国内
网红食品几乎日日推新
颜值各个抗打
可因为“味道”路转黑的却不在少数
可以看华丽丽泥石流的鹿角巷
▼
抖音网红菲诺椰子冻
▼
还有刘若英、李艾各路明星
打电话到停机的脏脏包
▼
也许因为人类是视觉动物
所以才会诞生“颜值即正义”
这种呆萌逻辑
可在美食领域
我们骗得了眼睛
又哪骗得过舌头?
我有个方法让你吃着吃着瘦下来
限时2天体验!前30名免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