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疾患,但令人欣喜的是,它能够有效预防。
饮食篇
1 . 经常喝牛奶。低脂与脱脂牛奶、酸奶以及含脂肪较少的奶酪,都是维护骨骼强壮所需钙质的健康来源。此外,强化奶制品还含有维生素D ,这种维生素对于钙质的吸收很有帮助。
2.多吃鱼。经常吃鱼,特别是经常吃沙丁鱼与鲑鱼罐头,这些鱼类含有丰富的钙质,并且在食用时,将鱼骨嚼碎咽下,也会增加钙质的补充。另外,鲭鱼以及其他一些多脂鱼类富含维生素D,也要多吃一点。
3.餐桌上不能缺少蔬菜。叶类蔬菜含有大量的钙质、钾元素与维生素K等营养成分,它们不但能给身体补充钙质,还能阻止钙质从骨骼中流失。所以,平时应当多吃诸如甘蓝、小白菜、瑞士甜菜与萝卜苗之类的青菜。另外,香蕉对于补充钾元素也十分有益。
4.经常吃大豆。大豆不但含有钙质,而且还含有植物雌激素,并且对于维护骨骼密度也很有好处。所以,在吃大豆时,可以多吃一些用大豆粉制作的煎饼与副食。除此之外,作为一种零食,还可以经常吃炒豆粒,饮用豆奶粉与豆浆等,以促进骨骼健康。
5.少喝咖啡。每天最多只喝三杯咖啡,多则有害于骨骼健康。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加速体内钙质的流失。
6.蛋白质的摄入不要过量。如果大量摄入蛋白质,会加速钙质的流失,因此女性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当限制在50克以内,男性则为63克为宜。不然,越吃蛋白质,你的骨骼会变得越脆弱。
7.经常在餐桌上与洋葱会面。动物实验表明,那些每天喂食一克干洋葱的小鼠,其骨质分解的速度降低了20%,从而有效地预防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锻炼篇
8.增加一些负重训练。经常参加一些负重练习,能够有效地阻止骨质流失,是强壮老年骨骼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通过改善形体姿势以及身体的平衡能力与灵活性,还能减少跌倒的危险,对于预防骨折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具体锻炼方法包括:散步、跑步、力量练习、爬楼梯、网球运动以及排球等。游泳对锻炼骨骼的作用较差,因为水的浮力抵消了身体的重力,从而失去了对骨骼的锻炼作用。
医疗篇
9.检查骨密度。骨密度检测是预测骨折风险的方法之一,并能够对骨质疏松症做出明确的诊断。因此,65岁以上的人群,都应当进行这种检查。
10.测量身高。每年测量一次身高,如果发现测量的身高比上一次缩短了2.5~5厘米,这就是脊柱压缩性骨折或者是骨质疏松的早期表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1.积极寻求治疗。就有关影响骨密度的各种疾患,要及时咨询医生,以便确定防治对策。常见危害骨密度的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腺机能减退以及某些肠道与肾脏疾病等。
营养篇
12.补充钙剂。进入中年,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每天都需要补充1000毫克的钙。绝经后的女性以及65岁以上的男性每天则需要补充1500~2000毫克。目前,大多数人从饮食中获取的钙质远远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因而必须服用钙剂来补充。此外,由于身体每次只能够吸收有限的钙质,所以最好将钙剂分成2~3次来服用,并且在进餐时服用效果最佳。此外,还要确保维生素D的补充,以促进钙质的吸收。
13.戒烟。研究发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中,吸烟者骨骼中的矿物质密度要比一般人低10%以上,从而使脊柱发生骨折的风险增加了2倍,髋骨骨折的几率增加了50%。女性髋骨骨折的患者中,有八分之一的人与长期吸烟有关。并且,吸烟者骨折后不但恢复得很慢,而且往往愈合得不够理想。
14.避免过量饮酒。饮酒过多会影响身体对钙质的吸收,因此女性每天最多饮用一杯酒,男性最多喝两杯。这种适度饮酒的方法,对于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也十分有好处。
15.预防抑郁症。抑郁症能够使身体产生压力激素——可的松,这种激素会从骨骼中窃取钙质。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的女性,其髋骨与脊柱的骨密度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因此,患了抑郁症应当及时就医治疗,这样做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对于骨骼的健康也很有好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