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希斯是个常胜将军,人们几乎已经很难记得这位最近6年的奥赛冠军得主有什么败绩,因为他赢得的比赛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没有人天生就是赢家,成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锤炼、突破、完善的过程。
从失败中学习
希斯的健美生涯一开始就比较顺,在参加全美级别的比赛时,虽然刚开始与全场冠军失之交臂,但他仍然获得了级别冠军。2005年获得全美冠军并成为职业健美选手之后,希斯在2006年首次参加的两场职业赛事中全都夺冠 。不过,当时希斯还远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身高1.75米的希斯当时的参赛体重只有212磅左右,假如当年的奥赛有212磅级别的话,希斯很可能会参加该级别的比赛。当年,希斯的获胜主要是靠整体美感和比赛状态,块头并不占优势。
在2007年的阿诺德传统赛中,希斯块头偏小的劣势暴露无遗。27岁的希斯虽然拥有全场最棒的比赛状态,但块头偏小,尤其是腿部的围度不足,最终他仅获第五名。初出茅庐的希斯当时并不被舆论看好,人们怀疑他是否有能力斩获阿诺德传统赛冠军,更不要说奥赛冠军了。
但仅仅不到一年之后,希斯便让对他持怀疑态度的人大跌眼镜。他以230磅的体重和良好的比赛状态出现在铁人职业邀请赛的舞台上。人们惊喜地看到了健美界的未来巨星。
在那一年中,希斯把首次阿诺德传统赛的失败转化为了奋斗的强大动力。此后,希斯的参赛体重就从未低于225磅过。每一天,他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训练和饮食。
希斯下决心成为职业健美界的独角兽,正是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把失败转化为奋进的动力,才使得希斯在短短一年内便取得了脱胎换骨般的巨大进步。
预防问题发生
在最近的几次奥赛之前,希斯的女友每次在拉斯维加斯的酒店里为希斯准备餐食之前,都会仔细地用漂白粉清洗备餐区域。这样的举动看起来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是,别忘了在赛前最后阶段,健美运动员的免疫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希斯就曾经在2009年奥赛之前不幸遭遇食物中毒,并因此导致比赛状态下滑,仅获奥赛第五名。而在此前的一场比赛前,希斯自备的餐食也没有及时被送达,他不得不被迫临时仓促地准备食物。
从此之后,希斯每次赛前都会预先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各种潜在的问题。
敢于梦想
在2011年首次获得奥赛冠军之后不久,希斯就公开宣称他要再拿9次奥赛冠军,彻底打破由李·哈尼和罗尼·库尔曼保持的8次获得奥赛冠军的纪录。要知道,在52年奥赛史上,只有13个人曾获奥赛冠军。
在31岁这样相对较年轻的时候便成为史上第13个获得奥赛冠军的人之后,希斯需要用全新的、更具挑战性的梦想来激励自己。因此,他的目标不是3次、5次,甚至也不是8次、9次获得奥赛冠军,而是更上一层楼——10次。这样的目标乍看起来似乎不太现实,但以希斯目前的成绩和状态来看,也并非没有创造历史的可能。目标越远大,越能激发人的潜力。
终身学习
2006年夏天,在刚刚获得首次参加的两场职业健美比赛的冠军之后,希斯和当时的奥赛冠军乔·卡特进行了一次背部训练。在那次训练中,希斯非常狼狈,他没有跟上卡特的训练节奏和负重量。这也使希斯看到了自己与最顶级选手之间的差距。但更重要的是,希斯从卡特身上学到了很多第一手经验,学到了什么样的训练才能打造奥赛王者。
实际上,希斯从未停止学习。俗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生就是不断的学习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即便是老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评估你的缺点
让我们回到2015年的9月,希斯第五次蝉联奥赛冠军,可喜可贺,但和往常一样,希斯赛后会和教练哈尼·雷蒙博德一起仔细观看比赛照片,讨论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他们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希斯的腿部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考虑到竞争对手大雷米和肖恩·雷登等人都拥有超级强悍的双腿,希斯不得不让腿部肌群更上一层楼。
于是,希斯和雷蒙博德一起制订了一个以腿部训练为最优先的全新训练计划,要求希斯每周练两次腿部,并且采用了比以往更大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结果是,在2016年的奥赛中,希斯的腿部肌群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毫无疑问的是,希斯正在把训练重点放在另一个区域,以便蝉联2017年奥赛冠军。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相对较弱的地方,你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估自己的缺点,并且想办法改善它们。否则,如果你继续强化优势部位,忽视薄弱环节,问题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保持赢家风范
获胜就是不失败的艺术,即使在赛场被打败了,你在心态、气度上也不能输给对手,而且不要让负面情绪成为你获胜路上的绊脚石。
在2014年奥赛上,凯·格林曾在和希斯做规定造型动作比拼时,故意把辫子甩到希斯身上,两人曾数次差点在舞台上动武。在那场比赛中,希斯在侧面造型上的确输给了格林。此外,在2010年阿诺德传统赛中,希斯击败格林也备受争议。但希斯始终保持赢家风范,而不是让负面情绪困扰自己。当然,他也会直面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