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掉书袋的话,岔气在医学术语中被称为“与运动相关的短暂性腹痛”。人们通常把它描述为一种剧痛或刺痛,有时还会伴有痉挛;这种疼痛位于体侧的肋骨下方。有些人能克服这种疼痛,继续锻炼;但大多数人需要放慢速度或停下来休息。这种不适感通常会在停止运动后的几分钟内消退;然而,如果最初的疼痛相当严重,它就会疼上好几天。
为什么会有岔气?几种猜想你参考
长时间运动?——运动生理学家推测在高强度或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横膈膜的血流量会减少,以优先把氧气和血液供应给正处于运动状态的肢体肌肉。这一观点现在不受到重视了,因为腿部肌肉和横膈膜在跑步过程中都在努力工作,所以血液远离正在工作的肌肉是不太可能的。
健康程度?——研究者在参与者分别体验到岔气和没体验到岔气时,评估了他们横膈膜肌肉的健康程度,发现并没有差异。这就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肌肉的活动数量相同的;因此,它并不是疼痛的起源。
跑步时最多?——岔气会发生在任何种类的中高强度运动过程中,但在跑步时发生的最多。现在流行的一种解释是:在跑步过程中,人体器官(如胃、脾和肝)的重量向下拉动了把横膈膜连接起来的韧带,由此造成了岔气。也许,跑步过程中器官的颠簸对这些韧带施加了压力,这也会造成岔气。然而,由于岔气发生在任何形式的运动(如骑车、划船和游泳),或许这还不是确切答案。
壮汉不岔气?——有些人认为体适能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体格强壮的人较少发生岔气;然而,有大量非常健壮的跑步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也会岔气。
这个可能是真的!
运动生理学家对“与运动相关的短暂性腹痛”的“病例”进行回顾后发现,在锻炼过程中,腹腔内壁的血管内膜(腹膜)受到了刺激,从而造成岔气。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锻炼前你所吃的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如何预防岔气
A 建议人们在开始锻炼前的两个小时不要吃大餐。
运动前加餐来增加能量存储并不是个坏主意,但选择类型与数量合适的食物、在进食与锻炼之间留出充足的时间间隔,都是影响是否岔气的重要因素。除了不吃大餐,还要避免喝含糖饮料(如软饮料和果汁),不吃含糖食物(如棒棒糖)。
B 预防胜于治疗,所以你在跑步前应当限制对食物的摄入量。
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和脂肪的食物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消化,所以在跑步前你要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来消化这类食物。进餐之后至少休息一个半小时,再开始锻炼。
C 在开始锻炼前,确保体内有充足的水分,也能起到帮助作用。
这就要求你在锻炼前的12 个小时就大量饮水。在临近锻炼前的2 个小时,只喝少量水,以确保不会腹胀或在训练过程或比赛中需要排尿。
D 从放松状态一下子进入强度相当高的跑步状态,也会在几分钟内造成严重的岔气。
所以,你在锻炼前应先做一些热身运动,逐渐增加训练强度。这就能优化你的锻炼,减少岔气的可能性。
E 如果你的呼吸有规律且有效,可以把呼吸频率与迈步同步起来。
跑步时的呼吸节奏是每2~3 步一呼,每2~3 步一吸,并保持呼吸均匀和深度一致,这样跑起来才会感到轻快,不容易岔气。
F如果还是发生了岔气,停止锻炼或降低运动强度就能让它得到缓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