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冠军如何安排手臂训练日?菲尔.西斯肱二&肱三训练,视频下方会有动作解析。
视频:Phil Heath's Hardcore Arms Biceps Triceps Workout For MASS
动作一:
站姿杠铃弯举:一个最基础的二头弯举训练,使用EZ曲杠(包括大曲杠&小曲杠)能获得更舒适的腕部感觉。
1.很多选手偏爱直杆杠铃做弯举,它也有它的优势,直杆杠铃对于肱二头肌内侧短头、外侧长头的刺激更为均衡,这将是比EZ杠更为基础的。
2.杠铃弯举适用以下原则:反握常规训练中,握得越宽,越能刺激肱二头肌内侧的短头,反之,握距越窄,着重刺激外侧的长头,在动作的下端,肱二头肌下部(近肘关节处肌纤维)募集较为集中。随着杠铃上举,至略微抬臂屈肩,可以利用举臂二头主动不足,来加深上部二头肌纤维的顶峰挤压效果,不过萌新切忌不要做成屈臂前平举,如果出现明显前平举特征,你将不会感受到二头的顶峰收缩。
3.采用素有“二头轰炸机”之称的挂式臂托板,给予你更好的上臂稳定,相当于具备托板弯举的稳定性,又具备杠铃全程弯举的幅度。
4.也有人打破“腕关节中立位一说”,采取预先前臂伸(松腕锁死)的姿势,进行轻重量的杠铃&哑铃弯举,他们这么做,是源于最大限度的减少弯举动作中前臂代偿的想法。但前臂伸(松腕锁死)的做法不能使用太大重量。
动作二:
坐姿哑铃集中弯举:采用单臂靠住大腿内侧的下手握,最大限度张紧和收缩肱二头肌。
1.前臂稍旋内来加深刺激外侧的长头。
2.稍旋外前臂来加深刺激二头内侧的短头,不过较大重量8-12rm时不太建议这样做变式。
3.一定固定好你的手臂,肱三头肌下端近肘关节处紧贴大腿内侧比较好,腿部不要晃动。
动作三:
锤式弯举:对握(中立握式),采取单臂交替做法,能使一侧训练刺激更集中。
1.这是个同时锻炼肱肌、肱桡肌、肱二头肌长头的动作,腕力选手最钟爱的弯举形式就是这种“锤式弯举”,肱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弯举极限重量表现。
2.掌心面向对侧,前臂垂直向前,偏重肱二长头、肱肌。
3.掌心面向身体前侧,前臂平行于额状面,主要刺激肱肌,肱二长头&短头平衡发力。
动作四:
器械托板弯举(斜托板做法):这与采用牧师凳的坐姿托臂弯举没啥区别,只是钢绳或者挂片器械属于固定轨迹器械,更安全、更稳定,便于孤立刺激肱二头肌。采取站姿,理论上可以使用相比坐姿更大的重量。
1.斜板有助于你着重募集肱二头肌的下半部分。
2.采取单臂做法就如哑铃单臂牧师凳弯举,单臂动作自由度更大,你能侧坐来方便获得更大幅的顶峰收缩位,侧坐还能避免身体一侧的借力,单臂训练中将更加孤立刺激肱二头肌下半段近肘关节处肌纤维。也能正坐。
动作五:
正握横杠绳索下压:其实,用短曲杆比直杆更容易采取变式。
1.宽距的握法(大于髋宽),在肱三长头主导的情况下,使得着重点更偏向刺激肱三头肌内侧。
2.窄距(小于髋宽)正握下压则着重长头、外侧头。
3.要知道,肱三不会由我们的意志来决定孤立发力,三个头属于一组肌肉,当然都会参与发力,只是通过动作改变和改变动作的角度来达到着重哪一部分的目的。
4.相关补充:因为下拉器械,如多功能龙门架,钢绳的连接握把都可以更换,有直杠、短曲杠、马鞍V把、双头绳、单头绳、D型环、编织拉手、车把手、脚扣等。在肱三下压动作所需配件中,只有双头绳可以实现前臂的强制旋内,只有你使用双头绳做下压,由直向下伸前臂后,在动作的下半程进行双手分开、前臂旋内可以着重发展肱三头肌短头&外侧。亦有一些资料将肱三头肌分为:外侧头、内侧头或称短肱骨头、长头或称肩胛头,都是指肱三头肌的3个部分。此动作跪姿也可。其实肱三头肌三个头在很多孤立训练动作中,处于协同关系,只是通过改变身体角度、动作角度去着重刺激某个部分。
有两点需要谨记:
1.假如你有肘部损伤,你就要避免做一些上臂抬高的肱三训练动作。
2.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的将侧头、中部练得很饱满,马库斯、格林那种肱三类型并不是他们练不好的问题,那是天生的,若你的三头分布形态更类似莱福隆、西斯,那就恭喜你了,你的手臂围度可能会长得较快一些。
动作六:
仰卧斜板曲杠头上臂屈伸:肘关节有伤病的老铁,对这个动作又爱又恨,提示:肘关节损伤者,避免做此类上臂抬高的动作或者减轻重量来做。
1.在国外,它被流行的叫做“头颅破碎者”,其实这是对“半程头上臂屈伸”的称呼,很多人,其实一直在做半程动作,就像“头颅破碎者”一样,下降杠铃至额头上方,并且使用过大重量。但是,唯有全程动作才能很好地伸展肱三的长头,这就要求你在下降杠铃的时候,稍微向后移动一点上臂,使杠铃下降到头顶的后方。
2.不管是直杆杠铃&曲杆杠铃,手间距较宽,重点在肱三头肌内侧的长头,手间距较窄则重点在肱三头肌外侧的侧头。正握杠铃将更多募集长头,反之,反握将更加募集于侧头,一般训练者,采取较宽握距和正握都是针对肱三长头多一点。如果采用瑞士杆(或目字杠)做仰卧臂屈伸,中立握法(对握)则会同时募集三个头。若杠铃下降的位置低于额头,将对长头产生更大的伸展空间,但是,肘部有损伤的人切记自己的粘滞点与疼痛角度。
动作七:
仰卧斜板曲杠窄卧推:曲杠可以使你的腕部舒适感更佳。上斜窄卧推理论上讲能一定程度减少胸肌的代偿。
1.在卧推训练中为了针对肱三头肌,手间距应该窄于肩宽。
2.有人采取反握杠铃窄卧推来增加长头的受力,反握卧推练肱三需要的手间距要宽于正握窄卧推甚至与肩同宽。不过,这种动作变式必要性并不大,你完全可以使用钢绳器械来完成反握的臂屈伸动作。
3.常规的窄卧推训练,需要你完成一个完整地运动范围(即需要做完整地肘关节开合),还需要注意肘关节靠近躯干来进行肱三发力的上推动作,而非胸肌发力。
4.有一种变式是双臂肘关节向外向两侧打开,这种变式对于肱三长头&外侧头的刺激要比传统的窄卧推强,但是变式窄卧推不能使用传统窄卧推的重量。采取史密斯机做杠铃窄卧推相比自由杠铃而言,更加稳定。
动作八:
坐姿器械臂屈伸:
1.俯身的身体角度更接近双杠臂屈伸的动作轨迹。
2.轨迹和双杠臂屈伸类似,不过这种器械的一些工学设计已经将臂屈伸动作中,把胸肌的参与降到了最低。而且挂片器械臂屈伸、钢绳器械臂屈伸的轨迹固定,重量可调、更安全。为了最大化减少胸肌的参与,你也可以适当的含胸。臂屈伸训练能同时募集肱三头肌三个头,主要效果还是发展长头。
3.你可以看到视频中的器械握把是偏八字的正握,这种姿势,你也可以用板凳臂屈伸代替。
4.补充:双杠臂屈伸方面,身体略微前倾更有助于胸肌的刺激,身体前倾角度越大,一般来说,募集胸肌肌纤维越多,不过要注意考量自己的肩关节柔韧度,不宜下潜身体过低。若保持上下动作过程中身体直立,则把肱三孤立更多出来作为主动肌。在身体下潜的同时肘关节向两侧而不是向后,则着重加强胸肌。反之,夹肘做法,身体下潜的同时屈肘使肘关节向身体后方后,则着重肱三头肌,在能调整双杠间距的器械上训练时,你可以采取与肩同宽或者与髋同宽的双杠间距做上半程(屈肘不小于90度,下潜一半)臂屈伸训练,以此孤立训练肱三头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