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47天备赛训练
目标肌群:手臂肌群
♦肱二头肌 :
哑铃集中弯举 四组 每组12次
哑铃交替弯举 四组每组20次
杠铃弯举 四组 每组12次
坐姿集中弯举 三组 每组16次
龙门架钢线收缩 三组 每组16次
♦肱三头肌:
钢线下压 五组 每组12次
颈后绳索臂屈伸 四组 每组 12次
绳索下压 四组 每组 15次
颈后单侧哑铃臂屈伸 交替四组 每组15次
♦最后造型训练 强化肌肉控制
哈哈哈
幽默逗逼的毛希清老师
终于不那么肥了
进入备赛中后期的毛老师的状态
已经锋芒初露
霸道渐显
这位西北的汉子
正在用身体
诉说着他想要表达的
一段备赛之路
我们会因健美运动员
身体上那些惊人的变化
而感到叹为观止
也会因他们能熬过
这段苦行僧般的路途
而感到佩服
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疯狂,难以想象!
也许很多人依旧不解
他们为什么要练那么大的肌肉
他们为什么那么爱自讨苦吃
这样的肌肉真的那么美吗
其实很难找到一个词去单纯的形容
因为这不是你眼中的运动
而是他们内心的修行
我们过多的停留在眼睛所看到
而产生的意识和感觉里
却忽视了备赛者心中那段
你无法触摸和切身感受的心路历程
因为你从未真的
走近他们并走进他们
我们都知道进入备赛后期
也就进入了健美运动员最难熬的阶段
从低油低盐到逐渐断油断盐
再到最后的脱水和临场前一刻的充碳
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筹备
用毛老师自己的语言
那就是让身体进入大饥荒的状态
忍受着身体每一个细胞都挨饿的感觉
通过比赛前最后一刻的充碳
瞬间喂饱每一个细胞
胀满每一块肌肉
这是一个自我锻造的过程
是从内向外的突破
每块肌肉都要反复锤磨
削去那些多余的脂肪
让肌肉的棱角和线条更彰显
当有一天自己的身体成为自己手中的作品
那个身体可以表达的极限
便成了自此的追求
我们都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
当你能知道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的时候
你怎会轻易停下自己
可以迈向更高台阶的脚步
他还在继续进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