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针对鸡蛋的话题永远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而且每种说法都有自己一套看似合理的解释。
鸡蛋可以吃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好多人却拒绝吃蛋黄。
那今天就来看看,蛋黄到底有没有这么可怕,是不是真像外面流言传闻的那样?
蛋黄吃多了胆固醇会变高?
对于这条流言,否定!
那么来看看让大家误以为真的理由吧。
谣言:鸡蛋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还有各种微量营养成分,对健康大有裨益。但蛋黄中,却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和较高比例的胆固醇,而且其中脂肪占总重量的10%。
脂肪作为大多高热量食物主要成分,对于控制体重不是很有利。
过多摄入胆固醇和饱和脂肪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一般推荐,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不要超过300毫克……
这条流言在一度被人们当作真理广为流传,也让很多人对于鸡黄望而生畏。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这条流言呢:
美国第一版膳食指南(1980年)就已经提出高饱和脂肪酸和膳食胆固醇可能导致高血胆固醇,建议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在第三版(1990年)中提到膳食胆固醇大于200mg/d,血胆固醇就会有升高的危险;在第四版(1995年)中正式建议膳食胆固醇应低于300mg/d。
于是,在后来的膳食指南中各国也采用了美国的这一建议。
大约一个鸡蛋就能提供180mg胆固醇,也就是说吃两个鸡蛋摄入的胆固醇就已经过量了。
然而去年五月出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及去年年末发布的美国膳食指南都已经取消了对胆固醇的限量。
胆固醇并没有那么可怕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胆固醇。
脂质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脂肪即甘油三酯,类脂包括固醇及固醇酯、磷脂和糖脂等。
也就是说胆固醇也就是脂质中的一种。
脂质除作为机体的结构物质和供能物质以外,脂质还作为细胞信号传递分子,其与正常生命活动、健康、疾病发生的关系十分密切。
人体胆固醇有内源性及外源性两个来源:膳食胆固醇+内源性胆固醇。
成人每天内源性的胆固醇产生约1-1.5g(主要在肝脏、小肠合成),经膳食摄入的胆固醇一般仅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7至1/3(人体每日膳食摄入胆固醇300-500mg);
膳食胆固醇+内源性胆固醇=血胆固醇。
对于中美膳食指南都取消胆固醇的限量理由也很简单。
首先我们要知道,不是你吃了什么你就长什么的,同样蛋黄中的胆固醇也是一样
并不是你吃进去多少就都变成你血液中的胆固醇的。
食物中的胆固醇和血液中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要真如此,大家早就奔向各种需要的东西,缺什么补什么了。
无论是吃什么都需要经过身体消化吸收,有用物质会被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
不过其实,对于国家之前发布的胆固醇限制我们也不难理解,毕竟面对心血管疾病的逐年上升,任何一个国家的决策者都不会是淡定的
所以即便证据强度不足,也要先将膳食胆固醇这一潜在危险因素扼杀在摇篮中,于是膳食胆固醇便出现在了各国膳食指南中。
胆固醇对健康的影响仍存在争议
知道了胆固醇是什么后,我们要看看大家所担心的东西啦。
胆固醇与脂代谢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发生中的作用已经被证实。
但是膳食摄入的胆固醇量与血清胆固醇的关系,以及膳食摄入胆固醇的量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仍有争议。
蛋黄的好处很多
很多人可能觉得蛋黄中的脂肪太高,而且对于脂肪的态度都是尽可能减少摄入。
但是就蛋黄中的脂肪来说,其中包含很多的有益脂肪酸。
例如对于头脑发育很有益处的卵磷脂,还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有益脂肪酸。
当然就像全脂牛奶一样的脂溶性维生素也包含在内。
一天吃几个蛋黄才不影响健康?
首先要说下主页君个人对于鸡蛋的看法:
对于健身人群,鸡蛋是一个不错的蛋白质补充来源,既便宜又容易携带,而且做法很多,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不错的。
但是这个蛋黄确实是对于大家最大的困扰。
那么到底我们每天可以吃几个蛋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人体每天摄入多少胆固醇就能满足我们身体的需求。
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200mg胆固醇即可满足身体的需要,也就大约相当于1个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但是胆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
并且随着食物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会逐渐降低。
植物性食物含有植物固醇,在多量摄入的情况下会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并且很多人在摄入过的的时候还会抑制自身胆固醇的合成。
鸡蛋对健康成年人血液中的胆固醇没有太大影响,你的身体会制造自己的胆固醇,无需外界提供。
这样看来也就是说我们每天摄入3-4个蛋黄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前提是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没有一些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
因为至少现在学术界取得的证据一致表明,血胆固醇(主要指氧化型LDL-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是确凿的,尤其是对于已经合并慢性病或血脂偏高的成年人。
所以有慢性病或者血脂偏高的朋友,还是建议大家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真正刺激你身体制造胆固醇的是饱和和反式脂肪。
鸡蛋中的饱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一只大鸡蛋中仅含有1.5克饱和脂肪,只不过是一汤勺黄油中的一小部分。
但是蛋黄中脂肪带来的饱腹感可是不容忽视的,假如为了这些热量吃更多其他的零食,可是得不偿失的呀。
虽然蛋黄对于健康的影响很小,不过在这里还是要建议大家,增肌人群其实每天吃3-4个蛋黄就可以啦,剩下的就用蛋清来补充蛋白质就好了。
蛋黄虽然没什么问题,但是吃多了还是会噎得慌的
蛋黄中脂肪虽然含量不是很高,但是还是要适量哦,想要增肌还是要科学饮食控制好每天摄入脂肪的比例。
对于减脂人群来说,假如担心热量和脂肪会超标,可以考虑吃1-2个,剩下的用蛋清就好啦,毕竟蛋清才是蛋白质的来源。
想知道鸡蛋到底应该怎么吃?
参加2天减脂营免费体验课!
这么吃鸡蛋最有营养
鸡蛋的做法这么多,到底哪种最有营养?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1
水煮蛋
水煮蛋口味清淡,不需要额外加入油盐,营养保留全面,好消化好吸收,属于好吃又健康的一种做法。
但水煮蛋有个缺点……容。易。噎。着。
2
鸡蛋汤
鸡蛋汤的做法是“煮”。它与水煮蛋在营养上差别不大,消化起来也容易,尤其适合儿童和老年人享用。
稍微不同的是,由于鸡蛋被打散,其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 B1、维生素 B2)及矿物质(比如钙、磷)会有所损失,融到蛋汤中。
3
鸡蛋羹
鸡蛋羹的做法是“蒸”。这种做法对食物营养的影响和“煮”相似,只是相比于鸡蛋汤,蛋羹中的鸡蛋与水的接触较少,所以其中可溶性营养素的损失也少一些。
总体来说,鸡蛋羹口感滑嫩、有营养、好吸收,也是一种很适合儿童及老年人的吃法。
蛋羹中也可以加些牛奶、玉米、银鱼等一起蒸,营养更全面。
4
精加工鸡蛋营养损失最严重
这里说的精加工是指炒蛋、煎蛋、卤蛋、皮蛋等……
炒蛋:油炒之后,B族维生素有所损失。不过相比蒸、煮的方法,高温炒的时候,鸡蛋中的脂肪、胆固醇受热,容易氧化并产生一种叫“糖基化蛋白”的有害物质,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煎鸡蛋:“煎”的做法对鸡蛋中营养的破坏很严重;另外,煎鸡蛋也需要油,因此,要么少放油,要么少吃煎鸡蛋。
茶叶蛋和卤蛋:蛋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受细菌污染,同时会造成B族维生素的损失和钠含量的增加。
皮蛋:皮蛋在加工过程中会加碱和盐,导致钠含量上升,维生素 B1 和维生素B2损失严重;如果是采用传统方法腌制的皮蛋,考虑到加了黄丹粉(氧化铅),还可能导致铅含量增加。
因此,相比其他做法来说,这几类蛋并不是十分推荐的吃法。
看完这些之后,放下你心里的顾虑,准备好加餐鸡蛋,健身房走起吧!
总结:
蛋黄的摄入对胆固醇的影响并不大;
蛋黄饱腹感强富含有益脂肪酸;
减脂期推荐每天吃1~2个蛋黄;
推荐的鸡蛋做法是蒸、煮和蛋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