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肌是我们最爱被按摩的肌肉之一,不管是中医推拿还是盲人按摩,还是足浴中心,斜方肌的放松往往是必须要做的一项内容。 作为人体最大的骨骼肌之一,跨越 头部、颈椎、胸椎和肩部。“华人一手”创始人——李建民老师曾赋予它“五大之最”,即“面积最大、功能最多、位置最浅、最易发病、最易治疗”,并把它作为培训课程中讲解的第一块肌肉。有不少运动解剖学教材讲的第一块骨骼肌,还是斜方肌。由此可见,斜方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确实不一般。 能够有效松解斜方肌的技术有很多,包括推拿、压揉、拉伸、肌痛点、筋膜松解、拔罐、针灸......种类繁多,各有特色。不知大家是否想过,斜方肌作为一块强有力的大肌肉,为什么受伤受累的总是它?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斜方肌,尤其是上斜方肌总是紧张? 1.重力因素 由于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斜方肌平时需要对抗头部、肩部和上肢所产生的重力。这还不包括我们在运动时所负担的额外重量。这种抗重力的职责,是在我们走路时、跑步时、开车时、站立时、做家务时、伏案工作时或是负重训练时都需要承担的。 2.维持姿势 在上一条里已经提到,斜方肌需要维持人体姿势的稳定。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里,身体并不处于中立位上,甚至处于圆肩、头前引这种不良姿势状态,斜方肌常常被动缩短或拉长,包括我们睡觉翻身时,斜方肌都在工作。还有部分人总是习惯头部旋转或长期单边侧睡,枕头高低也不合适,那斜方肌在睡觉时也会一侧被拉长,另一侧被缩短。很多人的落枕,有一部分也是斜方肌的痉挛造成。 3.肌肉类型 圆肩驼背头前引,很多时候肩胛骨越往前,头颈越容易往前。头越往前颈部前面和侧面的维持稳定的肌肉被缩短,就不能正常维持颈部稳定了。这时候后侧的竖脊肌、夹肌、半棘肌就需要多做功来维持头颈稳定,但是他们更接近身体中线,驼背时又是被拉长的肌肉,所以工作效率容易受胸椎曲度变化而降低,而且他们更多的只能维持颈后侧稳定,防止过分前引,上斜方旋转力臂最长,止点在锁骨最外侧,所以更容易维持头颈侧面稳定。而且是附着在肩胛骨上,相对与在脊柱上的肌肉来说受胸曲度增大的影响较小。所以上斜方肌受代偿的较多,但上斜方肌属于体表肌肉,功能多,又是白肌纤维,适合做动作,募集快,但他耐力差,不适合干稳定的活。所以圆肩驼背头前引的患者往往上斜方肌张力很高,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伏案工作时间长了上斜方肌最酸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