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是一种冬季特有的、不易引起人们重视的疾病,也是老年人进入冬季可能导致死亡的病因之一。
低体温综合征对生命具有毁灭性
有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冬季发生低体温综合征的死亡率高达70%。所谓低体温综合征,是—种身体受寒冷刺激,以体温降至35摄氏度以下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一般室温降至10?18摄氏度时容易发生。病人自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不愿起床。 临床表现为患者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不思饮食,面部浮肿,听声音辨不清方向,看东西没有立体感,严重者意识模糊;患者呼吸次数明显减少,心跳缓慢,脉搏微弱和心跳骤停。
老年人、长期营养不良者易罹患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这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的有效控制下,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维持两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般人在寒冷之后会出现寒颤,用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而发生低体温综合征的老年人处于衰老阶段,大脑皮层对寒冷的反应性下降,体温调节功能减退,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紊乱,使体温不能恒定而降至正常范围以下。另外,老年人代谢率低以及长期营养不良者也是发生低体温综合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