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疾病。这种病毒在儿童时期可引起水痘,可由呼吸道及直接接触两种方式传播。带状疱疹病毒大多数人都会在儿童时期感染上,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或脑神经节内。在成年后,可因为生病、精神创伤和劳累、紧张、睡眠不足使用了某种免疫抑制剂等原因,在身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又重新活跃起来,侵犯周围神经,从而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出现成簇水疱,同时还往往伴有神经痛。
带状疱疹发病,水疱一般绿豆大小到黄豆大小不等,基底部发红,间有血疱或脓疱,排列成带状,各簇集水疱之间皮肤正常,附近淋巴结常肿大;皮疹绝大多数发生在单侧,不超过正中线,以胸腹及腰部的肋间神经区为多见,其次为面部的三叉神经区。发病之初,常有轻度发热、疲倦不适、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发病时有带索状刺痛,疼痛可发生在发疹之前,或伴皮疹同时出现,还有少数发生在皮疹出现后。病程一般在2 周左右,愈后不会再复发。
带状疱疹少数发生在面部者,症情常比较严重,疼痛剧烈,并可损害到眼球,引起全眼球炎、溃疡性角膜炎而导致失明;儿童患者往往疼痛较轻微或不疼痛;老年患者常常疼痛较剧烈,在皮疹消退后,疼痛还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带状疱疹部分患者常以神经痛为前驱症状,皮疹要在1~4天甚至一周后出现,对这种患者最易发生误诊。如发生在面部,易误诊为偏头痛;发生在肩部,易误诊为肩周炎;在胸部易误诊为心绞痛;在腹部易误诊为急腹症等。不过这类病人发病时往往有以下特点:
●出现低热、流涕、全身不适等感冒症状一周后,突然出现某一部位的疼痛.
●疼痛为单侧,尤其是腰肋部、腹部或头面部,疼痛较剧烈,范围广泛,与神经分布相关,可能伴痒感及皮肤感觉过敏,出现烧灼感、蚁走感或患处皮肤怕碰衣服。
●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无缓解表现,一般止痛药疗效都不佳。如果疼痛有上述特点1~2项同时出现,就应考虑是带状疱疹发病。
身体健康、免疫功能完善者,本病发病大多是局限的、单侧,预后良好。个别患有淋巴瘤及使用了免疫抑制剂患者,带状疱疹可以泛发,出现多个部位损害,甚至发展至对侧并连成圈,或两侧同时发生者,预后较差。若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侵犯头面部者,可引起面瘫、味觉障碍、听力障碍等,如果向上发展,甚至会引起脑炎。出现神经痛后遗症者,主要发生在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十分痛苦,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治疗,可用抗病毒药物,如口服可用阿昔洛韦、万乃洛韦或法昔洛韦,肌注可用病毒唑,也可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或阿糖腺苷。瘙痒可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织胺类药物。疼痛剧烈可选消炎痛、卡马西平等。
简易外治法:临床有用消毒针头把红点及水疱轻轻挑开,然后用棉签将1%的龙胆紫溶液轻轻涂在挑开处,然后再抹一点可的松软膏。患者早晚可再用棉签蘸紫药水涂患处,并避免沾水。此法有较好功效,还可减少神经痛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