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饮食生活型态对于糖尿病或肥胖者来说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在一天之中吃好几次精致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一旦摄取糖类的次数增加,将会使得糖类代谢的时间变长,而抑制了脂肪代谢。一般在吃完米饭后,任何人的血糖值都会上升,然后胰岛素会进行追加分泌,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体内会开始进行糖类代谢。
也就是说,在一天之中吃多次含有糖类的食物,会使得糖类代谢的时间变长,结果就是不断疲劳轰炸胰脏。观察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就会注意到胰脏的负荷过度。
我们来追踪一下现在普通的一日饮食生活,就能够更清楚的知道。
首先,早上七点到八点是吃早餐的时候,之后的三个小时需要进行糖类代谢,然后到了大约十一点左右,总算可以切换成脂肪代谢。过了没多久,又到了十二点到一点的午餐时间。吃的是糖类较多的午餐,之后再度需要进行糖类代谢,脂肪代谢暂时停止。
接着,糖类代谢仍然持续进行,时间又来到了三点的点心时间。
一边喝着含有大量砂糖的咖啡、红茶、可乐或果汁,一边吃着含有大量淀粉或砂糖的点心,体内糖类代谢当然还是持续的在进行中。之后再经过三个小时,这次来到了晚餐时间。这一餐貌似大多数都是非常丰富的饮食,因此体内又再次进行糖类代谢。
经过三个小时后,总算可以切换成脂肪代谢,但这次又换成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
像这样的饮食生活,除了早中晚三餐,还会再吃个点心或是宵夜。
简单的计算一下,这种饮食生活的糖类代谢时间大约在十五个小时以上,大幅超出脂肪代谢的时间。其中还有不断地将食物塞进嘴巴的人,他们变成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处于糖类代谢的时间。
这样的饮食生活变使得糖类代谢的功能不得不全力运作,身体几乎没有切换成脂肪代谢而让胰脏有休息的时间。
从人体的结构来想,就会知道这是不正常的。对人体而言,主要的能量来源应该来自于脂肪代谢,糖类代谢只是辅助性质。如果糖类代谢比脂肪代谢还要占优势的话,人体就不会燃烧脂肪而是将脂肪储存起来。因而使人变胖,然后胰岛素的作用减弱,导致胰岛素需要追加分泌更多。
变成这样的状况时,只会更加超出胰脏的负荷,造成原本构造脆弱的糖类代谢系统崩坏。像这样总是不同摄取糖类的饮食生活,对于糖尿病与肥胖者来说非常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