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倾角度为脚掌最后离开地面前的点(此时身体部分体重还留在脚掌上)与臀部连成的直线,这段直线与垂直于地面的铅直线所形成夹角,即为跑者的“前倾角度”,前倾角度与步幅有直接关系,因为前倾角度愈大,脚掌落得愈远,步辐因此也愈大。
【图】前倾角度示意图
判断跑者的前倾角度,需要从侧面拍摄跑者的跑步姿势,在做着地点的取样时,必须要在身体重量还在支撑脚上时取得,并非脚尖最后离地时。因为脚尖离地时已经失重,对加速度并无帮助,例如右图中的跑者的脚尖已经离开地面,因此不能以此时的脚尖位置当作前倾角度的依据;左右中的跑者跖球部仍支撑在地面上,此时才算是“脚掌最后离开地面前的点”,而非脚尖。
许多人一听到“利用地心引力”来跑时,很快就会生出质疑:地心引力是铅直力,那它是如何创造出水平动力呢?下面我们从《挑战自我的铁人三项训练书》中摘图来说明。
先从球的滚动来说明移动的原理。当你把一颗球静止不动地摆在桌面上时,它的重心刚好落在它与桌面的接触点上,两点相同,所以保持平衡,但只要你稍微抬高桌子的一边,球的重心一但超过那原始的接触点,它就会失去平衡而滚动。也就是说:球滚动的原因是为了寻找新的平衡而不断地改变支撑点。
【图】 球之所以能流畅地滚动是因为它有连续平滑的支撑点
球本身并没有做任何事,它只是顺着重力转换支撑点而已。当你利用重力,使身体重心落在支撑腿的前方,如此身体就会自然地为了寻求新的平衡而前进。身体只是为了寻求新的平衡,不断换脚以改变支撑点。人类的跑步动作,就是靠着双腿不断地转换支撑点来前进。
当跑者从速度0 的静止状态开始移动,启动时必须要有加速度,跑步的加速度就需要靠着身体重心前倾时的失衡状态来产生加速度与步距。
你可以立即在原地试试看,交替把左右脚脚后跟往后向臀部拉起、放下,的确轻松省力,但不太容易前进。可是只要你稍稍地把重心(臀部)往前倾,就会发现身体自然地往前移动。没错,这就是自然迈步的跑法。你可以发现当你愈往前倾时,因为重心往前移,脚步会自然加快,每一步之间的距离会加长。
假设你的体重为m,前倾角度为α,重力常数为g,因此“mg˙sinα”即为你前倾时所造成的“力量”(F), 我们假设你前倾的力创造了加速度a,则有ma=mg˙sinα。消去m,得到:a=g˙sinα,也就是说:前进的加速度和前倾的角度成正比,前倾角度愈大,向前冲的加速度也愈大。
(以上摘自徐国峰:《挑战自我的铁人三项训练书》,台北市:脸谱出版,2014年,页47~49)
因此,综合以上关于前倾角度的讨论,从物理归纳的结论是:愈大的前倾角度+愈快的步伐=跑得更快
反之,不管你的力量多大、爆发力多强、神经反射多快,只要你的前倾角度等于零,双脚动得再快都只会是原地跑而已。既然只要速度会跟着前倾角度一起提升,那为什么许多人还是跑不快呢?因为前倾角度增加时,不但落地的冲击也会跟着加大,而且未经训练的步频也会使你的脚步跟不上前倾所造成的失衡状态。当脚跟不上,肌肉也负荷不了时,此时身体就会自然要你跨出脚掌,不要前倾那么多……当然,速度自然就掉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