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运动员来说,训练是简单的,但安排时间让身体恢复却是无趣且难以达成的,根本不想浪费每一秒可以训练的时间,你同意吗?
“When you rest, rest" (当你安排休息时,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休息!)
先来谈谈所谓的一般适应症候群,由Hans Selye所提出的,在人体在面临压力时,在适应的过程中,会有三个阶段:警觉(Alarm)、抵抗(Resistance)及衰竭(Exhaustion)。其中,在抵抗压力时,压力分为二个阶段:正向的压力“eustress”及负向的压力“distress”。正向的压力是让我们成长中很重要的因素,而压力来的太快时,来不及调适时,就会进入到最后“衰竭”的阶段,身体荷尔蒙失调、组织起了化学反应,导致疾病甚至是死亡。
为了防止让身体进到“衰竭”的阶段,恢复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当我们遇到压力并花时间在适应它时,我们身体会经历正向的改变,来让我们具备处理压力源的能力,这个适应过程,称为“超量恢复”。人体在征服这个压力源之后,会变得愈来愈强壮、愈来愈好。
在我们进行强度高的训练之后,在随后的1~2个小时,身体会感到相当疲劳。而结束训练之后的24~48小时的恢复期时,身体会开始进行恢复,将消耗殆尽的能量及营养回补到原本的细胞。而恢复休息的期间,当你之前进行训练的强度愈强时,休息的状态下,身体会消耗的氧气及能量也会随着增多。身体再进行恢复,且身体同时在进行能量消耗时,这时候营养的补充就相当的重要。
训练过后的36~72个小时( 超量补偿阶段 ),身体适应了之前的训练后,变得更加的强壮,这个阶段中,就可以进行下一个训练。若在超量补偿阶段中错过了训练,进到第四个"Return"阶段时(训练过后3~7天),身体会恢复到训练前的状况啰。
人的身体不会因为一次的运动变得更健康,不管是肌肉、体脂肪、神经反应、心肺功能等,都需要至少4~6周以上的持续运动才有可能改善。
一般而言,运动后的24~48小时生理状况会比运动前还要差,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与恢复后,身体才会开始适应运动后的生理变化,变得比运动前更好,但此时如果你没有继续运动,再过24~48小时,你的身体就会变回跟之前没运动的状态一样。
因此在进行训练时,需要懂得掌握训练的强度及恢复的时间。当训练的量及恢复都是正确的,身体就会愈来愈强壮。但若训练的量不足时,就会停滞不前(plateau)。但若训练的份量太重,恢复不够充足时,就会影响到你的表现,甚至会有受伤的风险。
而到底什么是理想的训练强度、恢复时间呢?这跟年纪、经验、背景其很多因素有关。必须“Try & Error”的方式,或是找寻专业的教练来提供指导。
若可以承受连二天高强度的训练(比方说,非碰撞的运动),你可以连续二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或是加进中度的训练,依照自己的情况来做调整。对于运动员来说,要让他们花更多的注意力在“恢复”上是十分困难的任务,而这也跟运动员的心态有关。对运动员来说,他们相当熟悉高强度的训练,甚至对于能连续进行高强度训练的能力而以此为自豪。就像隔日马拉松一样,今天跑完马拉松比赛之后,隔天再进行一次马拉松比赛,这是一种怪异徽章。
或许是因为过去人们总是认为,要跑的愈快、愈强壮、跳的愈高,就是不断的进行训练,不能停止休息,这样才能达成所设定的目标,即使是现在,这个观念还是存在着,没有“放松、休息”的念头。但实际上“恢复”的重要性,在前面的说明大家都应该知道了,可以让你的运动表现更好、生活品质更健康,也能减少受伤的发生。
恢复需要耐心(Patience)及信任(Faith),你必须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愈合,也必须要信任休息会带给你训练有正面的效果。简单来说,在恢复的时间中,可以坐在冰浴中、进行修复瑜珈 (Restorative Yoga )、按摩(像是滚轮按摩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