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看官可以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哪些人最关注“跑步是否伤膝”、“怎么保护膝盖”这类话题。有意思的是,越是长期坚持跑步锻炼的人,越少有人刻意关注这类问题;越是新手,尤其是尚未开始跑步的人,越担心这类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报》的一项调查似乎也印证了这种现象。这项统计的数据表明,每天都跑步的人受伤比例高达80%。而毫无经验的跑步新手,最喜欢在一开始就“天天跑”。于是,高运动风险、高受伤率问题就产生了。
如何尽可能降低跑步带来的膝关节受伤风险,做好保护呢?
大体重的人悠着点,最好先减肥!
体重越大,跑步时脚部落地所产生的冲击力也越大。研究表明,跑步时,双脚交替向前落地,单脚受到的反向冲击力,大约相当于体重的2~4倍。
大体重的跑步者,尤其是新手,应该从“弱关节冲击”或"无关节冲击"的有氧运动入手减肥,而不应盲目地一开始就跑步减肥。比如,游泳、划船机、椭圆机、原地自行车、有氧操等都属于弱关节或无关节冲击的有氧运动。
那么,什么才算“大体重”呢?没有统一标准。有氧运动之父、美国运动医学专家库珀博士的建议是,如果你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6公斤,不应该一开始就跑步。御行君的建议是,如果你目前正处于“肥胖”状态,也不应该从跑步开始锻炼。
那么,体重正常或标准的人,是不是就没有“膝盖受伤”的风险了呢?当然不是。
贪图大跑量、跑得快、跑得多,都属于高风险操作!
膝关节就像是一台机器的一个重要配件,它也有使用寿命,它也需要日常的照顾和养护。如果你一味地追求大跑量、天天跑、跑得更快,那么膝关节就会被高强度地使用,“坏掉”的风险当然就很高了。
如果你不准备参加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也没想在比赛中获得什么名次,而只是想让自己更健康一些。那么你的跑步方案,就应该围绕“如何使自己更健康”制订,而不要追求跑得多、跑得快、跑得远。
跑量多少为宜?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来说,每周跑步3至4次,每次3至5公里,速度适中,并不会对膝关节造成“跑量或速度”上的压力。
同时,掌握好“10%原则”,即就算你想增加跑量,这一周比上一周总跑量也不要超过10%。比如上周你一共跑了20公里,则这一周的总跑量上限为22公里。
只要跑步锻炼方案科学合理、跑量适中,就算长期跑步,膝关节照样可以很健康。研究发现,适度地健身跑锻炼者,膝关节最健康。而不参加体育锻炼和过度、高强度锻炼者,膝关节受伤的概率都要高得多。
反复学习和修正跑步姿势
有多少大众跑者认真学习过“正确的跑步姿势”?很少。因为跑步这个动作,不用学就会,许多人甚至没有想过“学习跑步姿势”这件事。
事实上,越是长期跑步锻炼的人,越需要认真学习,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跑步姿势。在公园里晨练时,我们可以发现大量“跑步姿势古怪”的跑者,比如左右大幅度晃动手臂、脚部落地很重。这些古怪的动作,不仅让跑步变得很累,有些会直接造成膝关节的压力。
但学习跑步姿势,绝不是读懂书上列出的跑步技术要点就行了。锻炼者必须在跑步过程中,不断自我检查、调整自己的跑步姿势,日久才能逐步获得正确、有效的跑步姿势。
比如,脚步落地时,技术上要求“整个脚掌快速由后向前滚动”,以便快速分散冲击力。字面上很好理解,但到实际操作中,怎么才算“向前快速滚动”,需要锻炼者不断体会和实践。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技术细节,比如步频和步幅、躯干的位置、脚掌向前的落点、呼吸节奏等等。
跑步环境的选择
在跑步机上跑步最舒适,下肢受到的冲击力相对也较小。因为跑步机的跑带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吸收反作用力。因此在跑步机上跑步,多数人会感觉比户外跑轻松。
在户外跑时,最好去公园、绿地、操场等有专门跑道的场所进行跑步锻炼。其中的有些跑道,采用了更具弹性的地面材料,比如塑胶,所以对跑步者更友好。
最差的选择是,直接在马路上跑。无论是柏油路,还是水泥路,都太硬。我的建议是尽量少在马路上跑,如果一定要跑,最好穿一双弹性更好一些的专用跑鞋。
不要忽视力量训练
一方面要注意核心力量训练,尤其是腰腹部的肌群。因为在跑步过程中,躯干稳定很重要。另一方面要加强臀腿部的力量训练。下肢肌肉发达,可以有效缓冲脚部落地产生的冲击力,大幅度降低膝关节受伤的风险。
有一些跑步者,从不参加力量训练,长期、高运动频率(几乎每天跑),也可能因为过大的跑量、过于薄弱的下肢肌肉与力量,累积造成膝关节受伤。
到此,你的看法必定和御行君相同:膝关节受伤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最直接的因素仍旧是过大的跑量。只要能够控制好跑量,同时在其他方面做到位,就不用担心膝关节受伤问题。相反,你会越跑越健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