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打开各种社交软件时,但凡你喜欢阅读或观看的运动健身内容,这些软件就会运用“大数据推算”方法,大量推送各种相关的内容给你。于是,给你造成一种感觉:现在喜欢健身的人真多。
但是,当你环顾自己的现实生活圈,又会发现真正能够长期锻炼者少之又少,甚至一个也没有。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反差呢?
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理论很好理解。也就是说,当你在获得相关资讯时,你所看到、听到的内容只会来自于“幸存者”,因为“未幸存者”已经被淘汰掉了,他们已经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当你使用各种社交软件时,会看到大量减肥成功的男女,还有大量的肌肉男每天都在展示自己的魔鬼身材。但是更多的不锻炼的人在哪里呢?他们当然不会为自己的“坏身材”发声,更不可能无所事事地“献丑”,每天在网上展示自己的臃肿或干瘪的身材。
从现在主流的“大数据推送”的算法逻辑来看,即便有人愿意展示自己的“烂身材”,这些被展示的内容也会因为被多数人忽略或被负面评价,而最终被系统舍弃、限流或停止推送。
于是,你仍旧只能看到“大量的好身材”,从而得出“现在健身的人真多”这样的结论。
而在你的现实生活中,不会有“大数据过滤”,你将看到最真实的生活场景。事实上,运动锻炼永远是一件需要付出时间、汗水和努力的事,这和人类贪图安逸的本性是相反的,所以能够坚持锻炼的人永远是少数,这才是真相。
经常锻炼健身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过低
或许有人会说,一个人所观察到的“生活中健身人数的多少”具有偶然性,能够观察到的人数也有限。那么就用数据说话:
国际健康、运动与健身俱乐部协会(IHRSA)发布的《2018美国健身俱乐部消费者报告》说,2017年,美国健身房会员年均健身房锻炼次数是98次。看起来挺不错的数字,但实际上也就是“平均3.7天”才去健身房锻炼一次,或者说大约一周去健身房锻炼2次。
这个出勤率基本达到这份报告中所说的“健身房核心会员”的出勤率(年出勤至少100次),而核心会员占比约为47%,也是说全美约有3304万健身房会员,可以算是经常健身的人。
2021年2月的人口数据,美国总人口为3.3亿。即美国经常健身的人占比约为10%。美国是一个非常崇尚体育健身文化的国家,我们可以用这个数字作为参考值。
那么中国的情况呢?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中的数据是,全国20岁上成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仅有14.7%。其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是指,每周至少参加3次运动、每次时长超过30分钟、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
另外,某机构发布的一项统计称,中国健身房会员中,每周锻炼次数超过2次(包括2次)的会员仅有12%,也就是说约九成会员几乎不去健身房锻炼。而且,中国的健身房会员总数目前仅有约1000余万。
从上述数据来看,中美两国健身房会员的出勤率水平相当。但由于我国人口高达14亿,所以活跃健身者或经常锻炼者占比过低,是客观事实。现实中的健身者较少,才是正常的、普遍的现象。
事实上,如果你是一个严肃健身者,就会明白:每周两次的出勤率,只具有娱乐意义,而没有锻炼意义,因为健身效果“因每周运动频率太低”而无法积累。
生活圈的局限
当然,对“生活中健身的人是多还是少”的感知,还和每个人自身的生活圈有关。比如像御行君这样的资深健身者,每周会去健身房5至6次,还加入了各种运动群,结交了许多健身的朋友。那么,在我的认知中,就会觉得生活中经常健身的人还挺多。
但如果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自己也从不运动,身边也没有爱健身的朋友,那么他确实在生活中很难见到爱健身的人。这时候,只剩下网上看到大量爱健身者发布的运动内容了,于是就陷入了前面所说的“幸存者偏差”中了。所以,一个人的生活圈也会局限对“健身者多还是少”的认知。
总体上来说,随着健身文化的普及、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家对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中国爱健身的人确实比以前多了,而且会在很长的时间内越来越多。这些人也会更多地出现在你的身边,而你也很可能成为你朋友的朋友圈中那个“爱健身的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