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宽泛的层面上,走路是否适合用来锻炼身体毋庸置疑,走路当然有利于锻炼身体。
但具体到实际操作的层面上,走路是否适合锻炼,将涉及到两个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1: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
处于不同的年龄层,大致就代表了不同的体质状况。二三十岁年轻人一定比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身体状况好,身体对于运动的适应性能力也更好。
足够的运动强度,是产生良好运动效果的前提。从总体上而言,走路是一种低强度或者极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所以,对于年轻人而言,由于运动强度过低,不能够产生足够的锻炼压力,锻炼效果肯定不怎么样,或者根本无效果,所以也就不适合他们。
假设我们做一下走路锻炼方案的改进,要求一位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肥胖者,采用45分钟的来回爬坡走路,那么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减肥效果则可能很显著。
因此,不同年龄的人、不同体质的人,在面对不同的走路方案时,产生的锻炼效果也会各不相同。
影响因素2:不同的锻炼目标。
运动锻炼的目的多种多样,有些人是为了让自己跑得更快,有些人只是想减肥,还有一些人是为了增加肌肉量等等。不同的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运动方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如果你想减肥
长时间的走路,确实有利于减肥。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步行的速度应足够快(比平时快、出汗、心率高于平时等)、一次持续步行的时间要足够长(30至6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比平时走路难(有坡度、速度快慢交替)等,都是成功减肥的影响因素。
因此,和平时一样的步行,或者低于日常步行速度的锻炼(比如散步),就不适合用来锻炼。
如果你想提升心肺功能
日常步行方式也不行,因为运动强太低,无法对心肺功能产生有意义的压力与刺激。
但在初始锻炼,对于身体较弱的人(比如病后开始恢复的病人)、大胖子(处于肥胖阶段的人),由于心肺功能太弱,只要比平时走得快一些,仍旧可以在初期产生不错的锻炼心肺的效果。
如果你正在参加力量训练
对于以增肌或提升力量训练为目的的健身者,走路显然不会出现在运动方案之中。
对于减脂期的健身者,中低强度快走却可能被纳入考虑的范围,比如在训练日早晨起床后进行30分钟的爬坡走锻炼,以帮助减脂。
其他目的
比如有些人想增加柔韧性,大多会去拉伸或进行拉伸训练,走路也派不上用场。
但对于力量训练者来说,将“中低强度的短距离或短时间行走”放在训练开始前,作为热身内容的一部分,则有助于有效缓解肌肉延迟性酸痛感。
小结
“走路是不适合锻炼”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御行君简单归纳如下:
(1)宽泛地说,走路属于低强度运动,不适合有经验的、有规律运动习惯的健身者。
(2)走路锻炼更适合体弱者、年龄较大者,而不适合年轻人。
(3)走路要产生好的锻炼效果,必须有足够的锻炼压力,包括一定的步行速度和持续时长。
(4)有足够锻炼压力的走路方案,更有利于消耗热量或减脂,以及在力量训练中用于热身和缓解肌肉酸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