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39健康网”
胆囊息肉的是非真假
胆囊作为人身体里的“苦力担当”
不仅要储存苦涩的“胆汁”
还得忍受各种疾病之苦
息肉增生
就是其中一种
正常人的胆囊内壁
都是柔软光滑的
而有的人胆囊壁上
却多长了这么个“肉粒”
主要是因 胆囊受刺激形成的
这块多出来的肉
虽然有一定癌变风险
但大部分是良性
本质上也跟肿瘤是不同
据卫健委统计
我国胆囊息肉发病率近6%
也就是说
每16个人中就可能有1个
1
饮食无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
肝脏分泌胆汁后
胆囊会储存约40~60ml的胆汁
用作消化分解食物
但如果不吃早餐
前一天晚上分泌的胆汁
就会失去用武之地
在胆囊内不断 浓缩结晶
刺激胆囊长出息肉
或使原已存在的息肉
变大、变多
2
无节制地饮酒,经常烂醉如泥
摄入体内的酒精
一般由肝脏进行代谢分解
可一旦酒精摄入过多
肝脏代谢负担过重
与其“肝胆相照”的兄弟—— 胆囊
便会出手
分泌储存的胆汁帮助代谢酒精
但再多的帮手
也抵不过人类的作
长期大量的酒精攻击
不仅会导致肝脏严重受损
还会刺激胆囊造成病变
3
身体里的情绪到达了临界点
人的器官也和我们的情绪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俗语有言:气大伤肝
胆囊也一样,是个敏感的家伙
无论是生气还是委屈
情绪波动一旦变大
胆囊便会作出反应
胆囊息肉:不要太在意,也不要大意
另外,要注意的是
虽说息肉不是肿瘤
但它 在一定条件下
还是有癌变的可能
假性息肉最常见的是
胆固醇息肉
其由胆固醇沉淀而成
体积较小、数量较多
但一般不具有癌变的可能
而 真性息肉往往有着癌变风险
有以下这几个特征就要当心了
真性胆囊息肉的症状
跟胆囊炎、胆囊结石类似
一般会出现
恶心、呕吐、上腹饱胀
右上腹隐痛、右肩部放射痛等
比较容易误诊
所以一旦发现上述症状
建议到医院做个 B超检查
并结合 增强CT、超声内镜及胆囊造影等
判断息肉性质
胆囊息肉,该如何治疗?
一般假性息肉无需治疗
每隔1年复查即可
直径<10mm的良性息肉
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可不切
3-6个月复查1次
观察其有无变大即可
一旦发现息肉有变大趋势
且有 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明显症状时
可选择以下这3种手术切除
避免病变风险
1
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
若 胆囊息肉>10mm
但患者<50岁,也没有胆囊结石时
可以进行保胆摘除
2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如果是50岁以上的大叔
单个胆囊息肉大小在 10~20mm
同时伴有胆囊结石时
则建议选择 胆囊切除术,清除病灶
3
剖腹扩大胆囊切除术
如果息肉 >20mm
且检查出有癌变可能的
则需按胆囊肿瘤手术方式
切除胆囊及清扫周围可能的病灶
其实,最好的治疗是预防
前面说了
不吃早饭、酒精和情绪
是造成胆囊息肉三大罪魁祸首
此外
胆固醇摄入过多
会加重肝胆代谢负担
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沉积
会导致息肉产生
所以要防治胆囊息肉
应遵循 低脂、 低胆固醇饮食的原则
多吃低胆固醇的 新鲜蔬果、
豆制品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腐、胡萝卜等
另外,做菜时少放点油
不管植物还是动物油都不建议多吃
一些 煎炸、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吃
在延时调节的同时
也别忘了加强体育锻炼
只有机体免疫力上去了
才能减少病变的发生
每天可做30分钟有氧运动
慢跑、游泳都是不错选择
参考资料:
[1] 李连发,李桂萍,游春艳,周永宏,柏纯.保胆胆囊息肉切除术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医刊,2018
[2] 黄安华.胆囊息肉样病变与保胆[J].《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18:9-9.
[3] 赵非一.胆囊息肉,还请区别对待[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68-69.
[4] 陈小平.胆囊息肉变大,需防癌变![J].老年健康,2016:19.
[5] 苑维伟.胆囊息肉的临床诊治进展[J].医学信息,2017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