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迷恋跑步的人,不仅心态会变好,生活状态和日常习惯也会越来越相似,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份骨灰级跑者的特征大全,你是这样的吗?
跑步前
1:重视营养,健康饮食
只跑随意吃,光跑不重视吃,都算不上真跑者。摄入碳水化合物,高蛋白和脂肪的比例应该在2:1:1,跑完步后视情况而定,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协助肌肉恢复。
运动前,应该以「好消化」、「高醣类」和「低脂肪」三个重点为首要考量。老练的跑者,通常会在跑步前选择吃面包、米饭、面食、和水果等高醣类、低脂肪、容易消化,又能提供醣类的食物,作为运动时的能量来源。
2:拥有两双以上跑鞋
一双跑鞋跑到底不是最好的方式,这样不仅加剧了鞋的磨损,还容易因为鞋的过度磨损而损害到你宝贵的脚。拥有始应不同距离和训练类型的两双以上跑鞋,不仅可以延长跑鞋的寿命,也有利于增强足部的适应性。
不过,跑鞋只是外物,最牛逼的减震装备仍然还是你的身体——脚掌、足弓、脚踝的构造就有减震功能,跑步的时候姿势一定要正确,用核心肌群特别是臀部发力。
3:训练计划总是很“善变”
每天都一成不变做LSD训练(也即低速持续跑),不仅难以提高成绩,单一重复的节奏还导致关节磨损问题,善“变”才是真正的跑步大智慧:跑一休一是变,跑步与其他耐力运动方式如游泳、骑车结合是变,LSD跑、间歇跑,越野跑也是变……
重视阶段性改变训练方式、节奏,才能全面发展心肺耐力和整体能力,避免单一重复运动对于身体的磨损。
4:从不忽视热身
如果连热身的时间都没有,干脆别跑步了,毕竟这样下去只会越跑越伤。
良好的热身,可以升高体温、激活肌肉、调动心肺、兴奋神经,从而调动整个机体为接下来的跑步做好充分准备,让身体更快进入“工作”状态。老手从不会忽视热身的好处。
跑步中
5:重视训练质量,从不单纯拼跑量
自从微信有了运动排行榜之后,许多人的跑步意义就被简单具象化为“占据榜首”。对于跑步爱好者来说,霸占榜首固然光荣,但跑量第一的观念是不可取的。
对于真正的跑步爱好者来说,跑量从来不是目标,他们享受的是在路上的感觉。为了完成跑量而忽视跑步质量,只会危害健康。
6:不迷信单一的正确跑姿
跑步看似是一个只要迈开双腿的简单运动,其实还需要头部正直,肩部放松与手臂摆动配合,身体适度前倾同时躯干稳定,臀部与大腿协调发力,小腿与脚踝无缝对接等等一系列身体动作在大脑指挥下的精密配合。
良好跑姿能节省体力、提高效率,但是跑步姿势并没有一个稳定的模板,都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去调整。
7:出现不适就会果断停跑
许多跑友由小伤变成大伤,由轻伤变成重伤,甚至发生意外,往往都是因为过度坚持。老手更在意身体过度疲劳、伤痛的信号,果断停跑,不勉强,才是正确的做法。
坚持是勇气,停下是智慧。
跑步后
8:坚持力量训练
跑步之余坚持力量训练,可以增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提高稳固关节的能力。在不断重复的跑步过程中,强大的肌肉是每一次落地缓冲的主力军,也是每一次蹬伸发力时的主要角色。练过的跑友都知道~
9:跑后静态拉伸从不敷衍
长期不认真对待牵拉,会导致肌肉弹性下降,为伤痛埋下隐患,跑后拉伸是跑步训练不可或缺的标准组成,不做拉伸就意味着烂尾。
羡慕跑步爱好者的纤细身材?除了多动,还有一个秘诀就是拉伸哦。你想让肌肉形状成为球型、块型还是条形? 跑后正确拉伸就能让你拥有凸显腿部纤细挺拔的条形肌肉。
10:理性选择马拉松比赛
当全民马拉松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希望能早日恢复比赛),很多人忘了,它其实是一种极限运动。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往往得不偿失。
骨灰级跑步爱好者通常会抱着佛系心态“得签我幸,不得我命”,不会狂热于马拉松赛事。当跑步已经成为了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时,真要去比赛,好像还不如下楼跑几圈省事呢~
来源:这里是咕咚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分享跑友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