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这种体会吗?几天不跑步,人会变得容易犯困,做事儿没精神,有些人甚至会感觉心情也变差,更加焦虑急躁,直到 跑起来心情才会格外好,浑身上下都感觉舒服了。
最开始,小编也觉得这是自制力和习惯的力量,不过在了解一个词语——运动成瘾症之后,我才知道答案是不一定的。
据BBC报道,有医生指出,运动成瘾症目前影响了约3%的人群,在跑步者中甚至高达10%,而这一群体正在变得越来越庞大。
1
瓦莱丽·斯蒂芬是一位坚持了10年的跑步老手,从5千米到10千米,再到马拉松,跑步对她来说,已经成为了成了高于一切的事。
这具体表现在,她每天早上都必须首先进行跑步训练,必须完成一定的公里数目标,才能安下心来做其它事。 减少一点点运动量都会让她非常难受:“当不能训练的时候,我会觉得非常焦虑。我没法睡觉,头疼。哪天我不能出去运动,我就觉得好像在监狱里一样,被困住了。”
“不是我在运动,是运动掌控了我。”
“我每天都随时刷新着那些步数、运动量、训练进展数据。”这种强迫式的坚持,让瓦莱丽变得抑郁、疲累不堪,甚至无法工作。
她开始被人们看做“有点疯狂”,工作、家庭、人际关系,几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
运动有益身心,但万事过犹不及。 心理学家指出,运动成瘾症是行为成瘾的一种,即人的行为变得上瘾、有强迫性,甚至造成个人生活的失调。上瘾的人们运动是为了避免内疚感,减少焦虑感,而不是真的为了运动本身。
2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运动上瘾呢?
研究发现,运动能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使人兴奋;可以促进在人体内扮演着愉快信使角色的内啡肽产生。而内啡肽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 在内腓肽的激发下,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
特别是当进行长时间、连续、高强度的运动,肌肉内的糖原用尽,只剩下氧气时,脑下垂体也会大量分泌这种物质,这种感觉也可使人上瘾。
不过咚妞要强调一下,并不是所有热爱运动的人都是“成瘾症”!绝大部分喜爱运动的人,是能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
但如果你认为锻炼的重要性超过了家庭、工作以及和朋友的交往,不惜旷课旷工去锻炼身体,甚至即便在身体有伤病或者很累的时候,也不愿意停止锻炼,对朋友和家人的劝告置之不理,就有点危险了!
以下几个表现,需要引起注意:
1、运动形式单一,导致每天身体活动形成固定的时间表。比如有的人喜欢每天在同一时间跑步,于是形成习惯后,不管身体状态如何都要坚持。
2、为了保证运动,渐渐把锻炼放在了优先于其他事务的突出地位,把其余的生活搞得一团乱。
3、锻炼者逐渐对大运动量承受能力的增加,更加导致反复运动的循环。这很容易出现在健美锻炼中,由于长时间机械化的锻炼,出现生理依赖。
4、有规律的运动一旦停止,则出现心境状态紊乱的信号;而一旦恢复运动,紊乱现象减轻或消失,出现“恶性循环”。
5、他们仅对运动感兴趣,选择独自锻炼,并深信坚持运动会带来某种提高。
3
过量运动不仅会让你的精神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还会带来对身体的伤害,包括应力性骨折、肌腱炎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
而女性过度运动更是会有“女运动员三联征”风险,出现进食障碍、闭经和早发性骨质疏松。而对男性来说,过度运动会降低性欲。
避免运动成瘾,应该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来调整。不要对通过运动改变身材抱有过高的期待,然后制定一个合理的健身计划,选择多种形式的运动,不要过分依赖一种单一、简单的运动形式。
我们必须要现实一点,给予自己弹性空间,告诉自己“今天不训练是不好,但也不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也要认识到“只是因为不运动,不会让我成为一个一无是处的失败者”。
人生和跑步一样,想要进步,努力奔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放手。
不能执着于笔直上升的走向,要知道,在曲折中进步才是最稳定的,坚持运动虽好,但是记得,不要让真实的自己被运动中的“完美主义”绑架哦。
来源:这里是咕咚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分享跑友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