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白天坐在暖暖的办公室里,立志下班就去健身!
然鹅,下班走在魔都的妖风中,只想回家吹着暖空调撸猫,外界的一切与我无关……
佛系健身,大概是所有健身人士最后的尊严了。但别以为这完全只是自嘲,要是你问一个持续健身四五年的人,什么最重要?很大概率会得到一个带有鸡汤味的答案:心态最重要。
趁着漫长又短暂的2020即将结束之时,大家不妨回顾自己有没有不小心步入这些误区,以及在新的一年里,应该用什么心态去建立小目标,才会更有优势。
追求满分的完美
相信很多刚开始减脂/增肌目标的人,都会给自己提要求,并且把这个要求“数字化”,比如每天达到多少的训练量,每天要吃多少卡/比昨天少吃多少卡。
然而,现实却往往容易“翻车”:说不出哪里不对,但是要么坚持不下去,要么努力了却看不见回报。这时候,不如先退一步想想: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新人最常犯的错,往往是在一开始就定了过高的目标,就拿上班族来说,不管怎么挤出时间,也很难和专业人士的强度去比。所以在立flag之前,先衡量一下,给自己提的要求是不是能确保每天都做得到?如果一开始就没把握,那么十有八九,flag会倒。
英国巴斯大学和圣约翰大学曾经对人的心理和运动表现做过研究,从43份数据样本得出,完美主义会引起严重的压力和焦虑,当我们没有达成预期目标的时候,对这种失败的关注点就会放大,逐渐演变成一种强迫症,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制定比较实际、可执行的目标,还要留意下面这个诱因。
过分在意和他人的比较
同样吃那么多,为什么TA就这么瘦?明明一起开始减肥,怎么别人掉秤就比我快?遭受了几次降维打击之后,只能给自己硬塞一个理由:可能我天生就是“易胖体质”吧……
这不免说中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其实我们多数时候都会暗自较劲,不想让别人看到为了身材过度“用力”的自己,更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那么“用力”还毫无成绩。
但是带着“比较”的出发点去开始一段计划,关注点就已经发生了「偏差」:我们看到别人的成绩的时候,其实对背后的努力一无所知,如果把焦点放在自身和他人的差异上,就会强化这种差距,而忘了自己应该从哪里去改进。
如果你也不堪其苦,那么我建议你,写一下这种健身/减脂的日记,把自己每天吃了什么、练了什么记下来,然后对下一步要怎么做有一个更具体的目标,这样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夺回对自己的“掌控权”,而不是迷失在无止尽的比较上。
让埋怨、自责吞没自己
为什么健身/减脂那么难,因为这是一个不断改变自己的过程,意味着从中会得到很多东西,也要放下很多东西。
比如减脂期不能碰的高热量零食、碳水炸弹,如果你本身就喜欢吃这些食物,那么当胃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对它的渴望会更强烈,最后只有疯狂摄入才能结束这种痛苦,而且“破罐子破摔”的概率也很大,以我个人举例,不把自己硬塞到吃不下去,是不会停手的。
其中对饥饿感火上浇油的,就是我们的心理暗示,这种“不能吃、吃了就是放纵”的包袱以及自责,每一次都在给压力加砝码,而且对自我要求更高的人,更有可能崩掉。
所以,在刚刚给出的减脂日记的建议上,可以再加一条,就是制定对自己的奖赏,把奖赏变成日常,因为学会满足自己很重要,而且,用食物满足自己,没什么大不了。
缺乏正向的心理暗示
我们每一次给学员的健身问卷里,有一条信息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你实现目标的动力是什么,通常有着具体目标的人,比如“要把健康指标降下来”,或者说,“不想再做油腻的中年大叔了”,成功的概率也比普通人要高一点。
简单来说,就是给自己“多想一步”:达到了这个目标之后,我可以做什么,我要去做什么,这么一来,每天所做的努力都是朝着这个理想一点一滴慢慢在实现。
受“大环境”随波逐流
有多少的flag,因为一杯拼单的奶茶,就早早的倒下,别怪自己意志力不够,实在是,环境所趋,怪不了任何人。
诱惑当头,的确是随波逐流比较简单,但这个时候,你也可以放话,把自己立flag的口号先放出去。
这样一来,就算是和小伙伴逛吃喝奶茶,别人也会下意识提醒你:诶?不是说要好了flag不能倒的吗?从这样的监督中,你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长胖的蛋糕零食,分给你身边的人(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