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每个人的口味各有不同,有人爱吃辣、有人爱吃咸,自然也有人爱吃甜,甚至是“无甜不欢”。
因此就催生出许多网红食物,比如: 曾经风靡面包界的脏脏包、奶茶、水果茶、烟囱冰淇凌…...
哪里开了网红店就要立马去排队,然后打卡朋友圈;网红店每日限量的脏脏包1分钟卖出上万份,网红、明星都争相晒吃脏脏包的模样......
网红奶茶、果茶店一大早就排起长龙…...
但这些网红食物其实就是“新型毒品”,正在一步一步毁掉你的身体。
含糖量过高的“新型毒品”
拿脏脏包来说, 它的含糖量竟然高达20g,平均1个脏脏包的热量≈450大卡。
以450大卡来计算: 一个脏脏包=骑脚踏车2.5个小时/打拳1小时/有氧操45分钟/慢跑45分钟。
奶茶就更夸张了。
上海市消保委曾对27家奶茶店进行调查后发现:正常甜度的奶茶的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g,最多的甚至达到62g/每杯!即便是号称“无糖”的奶茶,经过检测后也发现含有糖分!
其中4类“无糖”样品中的含糖量在5g/100ML到3.3g/100ML之间,比某些正常甜度的样品奶茶的含糖量都高。
图源:上海市消保委
再来看看号称养生的水果茶。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对市面上多款“网红”水果茶进行比较试验后发现:一杯水果茶中就含有22.7块方糖,热量近400大卡。
然而这些网红食物对你带来的影响, 远不止摄入热量超标那么简单。
茶叶中的香精、奶茶中的氢化植物油、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都在悄无声息的危害你的健康。
而甜味的加入会抑制大脑发出“饱”的信号, 会令你食欲大开越吃越多,从而让你在这些“新型毒品”中越陷越深。
用“毒品”这个词一点也不为过
抛去网红食物对健康的危害,糖的成瘾性也足以让它们纳入“毒品”的范畴。
美国权威杂志《自然》中曾发表过一篇《糖的毒性真相》的文章:糖是一种纯热能物质,它热量高但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即为“空热量”。
而且,除了能导致发胖外,还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人上瘾。
美国科学家也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发现,糖与可卡因等毒品能使大脑的相同区域活跃起来。
糖(左)和可卡因(右)刺激大脑的区域位置几乎一致
而更可怕的是糖的成瘾性甚至比很多非法毒品都高。
还记得《王牌特工2》里女反派的一句台词吗?
就像Crossfit的创始人Greg Glassman所说:糖,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合法毒品”。
虽然糖的成瘾性和毒品相比表现的没有那么强烈,但不得不承认的是: 如果你非常喜欢吃甜食,是无法轻易戒掉它的。
“新型毒品”的危害
如果只是让人长胖、让人上瘾,那糖并不会被称之为“毒品”,可怕的是糖还能带来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危害!
全球权威科研期刊《Nature》在2013年发表过一篇论文叫《糖的毒性真相》。
研究者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糖的危害与烟酒相当,而且糖会让人上瘾,摄入过多糖还造成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和肝病等疾病在全球高发,每年间接导致全球约3500万人死亡。
英国营养学家John Yudkin也指出: 糖会让人患上代谢综合症。
并且他指出关于糖危害的因果关系假说: 摄入糖分—引发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发胖—患上糖尿病——最后早早送了命。
被糖危害的不仅有成人,还有孩子。因此吃糖毁掉一口好牙,只需要6个月的时间!
虽然糖本身不会导致蛀牙,但口腔里的细菌会”趁机作怪“,这些细菌在吃了糖之后会产生酸腐蚀牙齿,从而造成蛀牙。
而小孩子的自控力相对比较差,如果经常吃糖或者喝甜饮料,每次吃完又不及时刷牙漱口,就会给细菌提提供“美味大餐”,从而出现严重蛀牙。
每个人都知道不能让孩子抽烟喝酒,但我们却在给他们吃下同样危害巨大的“新型毒品”。
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规定: 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因为肝脏能够代谢一定量的糖分,可一旦摄入过多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幸好我吃糖不多。但其实你每天吃下的糖量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摄入“新型毒品”
对于每天真正吃了多少糖,我们其实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大多只是一种“感觉”。因此主页妞就截取了一部分我们 常见的“毒品”陷阱。
乳酸菌饮料
66g糖,长肉34g,需跑3.8km
橙汁
48g糖,长肉24g,需跑2.7km
可乐
35g糖,长肉18g,需跑2.0km
蛋糕
44g糖,长肉22g,需跑2.5km
粽子
95g糖,长肉48g,需跑5.4km
星冰乐
81g糖,长肉41g,需跑4.6km
红薯粉
213g糖,长肉109g,需跑12.1km
不得不承认,我们可能低估了每天真正摄入的糖量,甚至以为自己吃的很健康。
数据显示:每一个中国成年人,每年平均要吃掉50千克(100 斤)的糖。
100斤啊!是不是多到有点惊悚?
早上的咖啡、豆浆、八宝粥,天热时的冰激凌、汽水、果汁,加餐的饼干、酸奶、牛肉干,休闲时的蜜饯、辣条、巧克力......
只要你吃东西,甚至是普通的菜肴,比如红烧肉、炒青菜,都可能会摄入糖。
现在还觉得自己每天没摄入过这款“毒品”吗?
我们该如何戒掉糖?
不吃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享受美味,只是要远离那些过度添加糖的食物,去吃那些真正的食物,把自己从糖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只要控制了脂肪,就能够美味健康两不误, 殊不知却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了「低脂高糖」的深渊。
但这并不是说不能吃红烧肉、糖醋排骨和各种甜点了……而是吃多少,一定要心里有数。
肆无忌惮地大吃大喝过后,可能就得牺牲健康为你的人生和药费买单。
别人不能强迫我们买什么样的零食,吃什么样的午餐,因为决定权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但主页妞还是想告诫一句:为了自己和家人,少吃点糖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