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军用格斗术之强手,如果说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特色是博采众长,战斗民族俄罗斯是直接又暴力的话,那么阴险和狠辣要算以色列的马伽术。
不得不说,马伽术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那些格斗赛场上绝对禁止的“阴招”写进纲要里的军用格斗术。
马伽术的纲要中明确指出:所有的攻击都必须针对人体最脆弱、最容易感到疼痛的部位进行攻击,如眼睛、脖子、喉咙、太阳穴、腹股沟、小腹、肋骨、膝盖、手指脚趾等。比起一拳一脚的招式,以色列人更关心如何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放倒对手,从而使自己脱离险境。
其实,如果了解了马伽术的创始渊源,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它会这么“狠”了。
从反犹暴动抗争中走出的以色列游侠
马伽术的创始人、以色列格斗家伊米•利希滕费尔德有非常丰富的街斗经验,是从血雨腥风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伊米1910 年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体育健将世家,少年时期就展现出摔跤、拳击方面的天赋。1928年获得全国青年摔跤锦标赛总冠军,1929年又夺得全国拳击锦标赛金牌。到1939年,伊米已参加国际大赛无数,获得很多奖牌和荣誉,是当时欧洲的顶尖摔跤手之一。
20岁的伊米
在伊米而立之年,中欧地区的法西斯主义和反犹太运动爆发,对整个国家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更危害到许多犹太社区。在1936 年至1940年间,伊米带领着当地的犹太年轻人,同反犹太团体发生过很多次暴力对抗和街头战斗。他们时常面对成百上千名暴怒的反犹人群,阻止这些暴民进入犹太街区。想想看,几十人对抗数百人的场面,绝不是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战术性的“霸气”问题。
正是这段在冲突中不断寻求自我保护、为同族人拼死奋战的经历,将伊米的精神与肉体完全熔炼,让他从一名运动员逐渐变成了一位游走在生死之间、坚持不懈地为民族而战的斗士。也正是这段经历,将以色列格斗术(即马伽术)的种子埋在了伊米的心中。
二战中,伊米加入了捷克军团,并转战于中东各地。1942 年,伊米来到以色列(在当时还叫巴勒斯坦),在自己精通的领域对以色列战士进行训练,包括体能、游泳、持刀攻防等。
1948 年,以色列建国,同时也成立了以色列国防军。伊米成为以色列国防军格斗体能学校的首席教官,负责教授体能及马伽术,他亲自对军中特种部队的顶尖战士们进行训练,培养认证了很多马伽术教官,也因此获得了以色列众多高级长官的认可。其中就包括中东和平的缔造者,名将出身的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
造就“一代强壮的犹太人”
1919 年,孙中山先生亲自为精武体育会题赠“尚武精神”匾额,还多次称赞霍元甲,是“以武强国保种”的典范,“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从此,大侠霍元甲名震华夏。
时空移转到1990 年代的中东,以色列一代名相、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伊扎克·拉宾也曾致信称赞这位“游侠”伊米,说他“造就了一代强壮的犹太人”。
“拉宾”是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1947年,他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打通了从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的交通线,从而一战成名。1964年,42岁的拉宾担任以色列总参谋长,成为以色列军队的最高长官。
伊扎克·拉宾将军
1994 年,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拉宾,与阿拉法特签署奥斯陆协议,极大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也因此与西蒙·佩雷斯、亚西尔·阿拉法特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拉宾、克林顿、阿拉法特
亲爱的伊米: 你将身体素质训练与马伽术(Krav Maga)倾力传授于以色列国防军的官兵们,伊米·利希滕费尔德这个名字已经和这项事业一样,成为以色列国防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我非常感谢你为以色列国防军所做的贡献,是你造就了一代“强壮的犹太人”。同时,我也在此恭喜你的新书出版,这是一本突发危机应对手册,然而我更希望这本书的读者们终其一生也不必用到你在书中留下的经验和建议。 ——伊扎克·拉宾(Yitzhak Rabin) 于1992年希伯来文原版出版时所写 |
拉宾信中提到的这本书,是马伽术领域的一本权威指导用书,于1992年以希伯来文出版。同时,另一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也为伊米的著作写了序言。要知道,马伽术曾经是严格限于以色列安全人员和精英部队成员的职业技法,属于国家安全方面的机密内容。正是由于两位最高长官的推荐和许可,才使马伽术技术得以公开出版,并在后续的20多年里传播到世界各国。
世界多国军警精英作战单位广泛应用
马伽术源于以色列国防军的实战防卫技术,开放传播后,迅速获得世界各国专家的认可,普及到各个特种作战单元。
特战·特警·安全·保镖
执法·情报·空警·反恐
如今,马伽术已经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和FBI 必修的格斗术,也是我国安全部门,包括中国公安部、国家反恐办、武警及特战部队采用的防卫训练。
只讲实用,不讲公平,因为暴徒不会跟你公平决斗!
许多人将马伽术视为格斗术的异端,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技巧过于阴险狠辣,还因为马伽术支持“逃跑”。是的,马伽术以实用效率著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将训练者直接置身于某个特定场景内,提供多种现场处置的选择方式。马伽术不是一对一的擂台比武,目的不一定是击倒对方,有可能直接逃离是避免冲突的最佳选择。
避免·防御·反击·逃脱,是马伽术技术体系的典型框架。在这个框架之内,不需依赖你个人的身体素质,通过短时间的训练,就能迅速掌握自卫防身术。
马伽术风靡国内十载,宗师原著首次引进
伊米宗师的原著最初是以希伯来文写成,已被翻译为14 国语言出版,是世界四大马伽术组织唯一公认的权威官方指导。最新的独家授权中文版,特邀原书作者伊亚·雅尼洛夫大师(伊米宗师的弟子)亲自修订技术更新,并撰“致中国读者”开篇语。
《伊米大师以色列格斗术》 新书首发进行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