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晚各走一小时6公里,一个月后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可能会瘦一点,也可能没有任何一点变化。
这不就等于没说吗?确实如此,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同,所以没有标准答案。
让我们看看来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1小时6公里步行,算是怎样的运动?
普通人的正常步行速度,一小时大致在4至6公里左右。所以,1小时6公里,可能相当于一次普通的逛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运动量并不能构成足够的运动刺激。不过,由于一次运动时长达到了60分钟,因此算是一次强度较低的长时间有氧运动。
由于早晚各走1小时,因此总的热量消耗仍旧是可观的,估计可以达到300至400千卡。热量消耗得多,当然也利于减肥、减脂。
但由于这个步行速度较低,运动强度很低,因此对于心肺功能几乎不构成压力,对于提升有氧耐力水平不会产生多少影响。也就是说,你可以轻松地走完6公里,但是让你跑起来,你可能立即就会因为心跳气喘而受不了。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们就可以对以下两类人群作出一些基本判断了。
第一类人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正是身体各方面状况最好的年龄阶段。1小时6公里的步行,显然不能对他们形成任何运动刺激。不过,长时间走路,有助于消耗热量和脂肪,也就有助于防止发胖。
如果我们注意观察房产中介、展馆场地巡查人员、街头销售人员等,一些需要每天长时间走路的职业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体形相对标准,很少有胖子。这和他们每天大量走路,是有关系的。不过,也就仅止于此了。这只能让他们维持体重,却无法令他们变得很苗条,除非他们还注意控制饮食。
但对于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每小时6公里的步行量,很可能就是一个较大的身体负担,于是就会形成运动刺激。在刚开始进行“1小时6公里走”的运动阶段,这个步行方案,是可以帮助中老人实现一定程度的减肥的。
第二类人群:运动健身老司机
如果是运动健身的老司机,“早晚各走一小时6公里”远低于他们平时的训练强度或运动量,不会对身体形成任何有效的刺激。因此,这个方案对于这类人群,没有健身层面的意义,更谈不上什么锻炼效果了。
健身老司机们如果想通过“快走”形成一定的锻炼强度、取得一定的锻炼效果,那么就必须对运动方案进行调整,比如:进行速度上的调整,提高速度或快慢交替;变换运动方式,将走和跑结合起来、增加上下坡等等。
由于“1小时6公里”的运动强度确实太低,大多数健身老司机们都不会将“走路”作为自己的锻炼内容。所以,这个方案对于经常运动的人来说,不会有什么效果。
怎样才能让“步行”变得更有锻炼效果呢?
如果是老年人和体弱者。前面已经说了,在初期“1小时6公里”的运动是有效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减脂、提升心肺能力、改善体质。但随着这类人群的体质和体能的改善,锻炼效果就会逐渐衰减,因为身体适应了。
如果是年轻的运动新手,或者已经有了一定运动经历的健身者,就必须升级运动方案才行。走得更快或改为跑,或变换行走节奏等,总之不能采取和日常步行相同的速度,必须持续对身体形成新的、适当的运动压力才行。
对于进入减脂期的力量训练者。可以在力量训练之后,紧接着进行6公里快走锻炼,却不必拘泥于用时的长短(为减少肌肉量的损失,过长的有氧运动需要避免)。“力量+有氧”组合,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减脂效果。
总体上来说,快走仍旧属于一项低强度运动,对身体的运动刺激很有限。因此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它没有什么锻炼效果,走三天也好、走三十天也好,身体都不会因此产生什么变化。即便是老年人和体弱者,也会在锻炼了一段时间之后,快速适应这个运动方案。
只要锻炼者能够及时“离开运动舒适区”,那么运动效果就能长久保持,又何必在乎30天后会怎样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