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就像是建造金字塔,金字塔尖的是你最终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而下面一层层则是其他的一些基本体能素质,有着它们的支撑,你才能达到更高的地方,实现你的专项目标。
不管是体育爱好者还是比较关注时事新闻的人,相信对这段时间因为运动员体测而带来的一系列争议不会陌生。某种程度上来说,体测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不管在大众眼里还是实际帮助运动员变得更好来说,都并没有错,而现在之所以会带来这么大的争议,更多还是盲目一刀切,并将之与是否能在职业联赛上岗打球,能够参加决赛,甚至能否参加奥运会挂钩导致的。
NBA跟NFL等全球顶级职业联赛都会有体测,但更多是拿来评估选秀球员各项静态与动态身体素质作为参考用的,体测结果并不能作为判断球员好坏的主要尺度,还有很多因素需要参考,这还是在本身他们的体测项目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出从事该运动所需的体能指标的情况之下,而我们当下所采用的体能测试项目,则根本不能很好的反映出跟具体当个体育项目的相关性,而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即便每一个考核项目单拿出来可能都很好),考核标准高低可以不断去校准,但如果连考核项目都并没有专项性,那用错误的题目永远得不到正确的答案,想要问对问题之前,要先弄明白GPP跟SPP的概念。
进行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或者发展任何一个专项比如肌肉肥大之前, 都不能只盯着最后的目标,比如像想把篮球打好就不断的只是去练投篮运球,比如说是想增肌打健美,就只是不断的在做增肌向的力量训练, 而是同时也要考虑到为了发展这些内容所需要的基础身体素质, 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核心内容GPP跟SPP的区别。
GPP(General Physical Preparation)一般性体能准备,这指的是那些能够帮助你更为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不管这种素质是敏捷,耐力,还是力量跟柔韧性。这个词来自俄罗斯的体能训练体系,他们的体系培育出了非常多很优秀的运动员,而他们发现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运动员的GPP上能够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增加恢复能力,完成更大训练量跟更多种类的练习,更不容易受伤等,在设定长期训练计划时,他们会先把注意力放在GPP上,从而为接下来所进行的针对某一个体育项目或者专门身体素质的训练做好准备,而 SPP(Specific Physical Preparation),专项性体能准备,指的就是根据专项运动需求(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金字塔尖),采用跟运动项目或训练目标高度相关联的训练形式来进行训练, 具备非常强的针对性。
而我们已知的是任何运动,都只能发展或者主要发展一部分的身体属性,比如中低强度有氧主要发展心肺耐力,中高强度的抗阻练习主要发展力量和肌肉,自重训练主要发展相对力量等等。
因此当一个训练者长期只进行一个类别的训练体系, 那么在相对应的主发展身体素质上就会越来越强,相对应的跟其他身体素质之间可能就会拉开差距,而这种差距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导致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遇到平台期难以进步,比如增加伤病风险,比如训练效率变低等等。
而任何一个运动员想要在自己所专攻的领域实现很高的水平,那么他一定也要兼具自己的基础素质发展,才不至于被拖了后腿,你也可以看到不少的健美运动员可以在赛台上表演劈叉,都到不了美国人平均身高的希斯可以扣篮,阿诺也有很好的训练力量举的背景。
而对于很多传统意义下的健身爱好者,他们往往把自己大量的时间只放在了自己最终想实现的目标,比如增肌,比如减脂上,而导致自己的专项技能(SPP)发展远超基础素质(GPP),谁在乎有氧拉伸放松增加力量?我只要大只要干!
这样子专项性非常强的训练方式能够让你前期更快的构建肌肉量跟你想要的身材,但是当身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开始停滞,不单看不到什么明显变化,也会更为频繁的出现一些运动损伤,而这跟GPP的基础不够牢靠就会有所关系,而如果GPP作为基石不够稳固,那SPP可能就会非常难以再继续发展下去。
比如健美的练法会非常关注目标肌肉的收缩,尽可能想要把压力施加在肌腹上,而不会太多关注对于肌腱韧带有更多强化作用的关注在运动表现上的训练,那么这种不平衡在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存在潜在的伤病风险;
比如你没有足够好的柔韧性,在做较大幅度的训练时就会受限,也会更容易受伤;
比如你没有足够好的肌耐力,就很难高质量的完成中高次数的训练;
比如你没有很好的心肺功能,你能够做的训练形式就会受限,在减脂期也更难高效的消耗热量。
GPP很重要,这是每个训练者初期都需要培养提升的身体功能,而等到逐渐进阶之后,主要能够起到这三个作用, 1.增加训练能力,帮助训练者在未来完成更多训练量 2.平衡身体发展,减少受伤风险 3.提升在同等甚至更困难训练下的恢复能力。发展好GPP可以更好的减少弱点带来的影响,让你获得更好的长期发展。
而GPP跟SPP之间的区分是完全因人因不同目标不同运动而异的,比如说对于力量举运动员,较高强度的卧推练习就属于SPP,而对于篮球运动员也做卧推,但他们基本永远不会需要像是力量举运动员那样做1rm的卧推或者拿个弹弓卧推来进行训练,而他们所做的卧推练习则更多的是为了辅助上肢力量的提升,这对于他们就会归为GPP;比如对于马拉松运动员,所有在跑步跑姿呼吸上之外的练习可能都属于GPP,变得更强壮可能会让你成为一名更好的跑步运动员,但这并不是一项直接的技能应用;
而对于大部分目标在形体塑造的训练者,增肌类型的,促进肌肉增长,或者在减脂期帮助脂肪更快消耗的训练就属于SPP,而对于体能,活动度,身体稳定跟力量等等的发展则属于GPP。
因此对于每一个严肃认真的训练者,学会自查正视自己的短板,然后平衡好SPP跟GPP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直要去学习摸索的问题。
当然,你也一定不能本末倒置矫枉过正,毕竟训练的专项性很重要,这才能最高效的转换到你的SPP上,如果在基础上耗费太多的时间精力,显然也会影响到你攀登更高的金字塔尖。或许你已经具备了较高的SPP水平,但你在GPP方面可能如何处理SPP和GPP的平衡可能就是一个急需攻克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完善都需要时间,即便我们很着急希望中国的体育环境跟观念方法能够更上一个台阶,也都要接受现实并耐心的去逐步努力,只是现在这种局面,不管是因为外行指导内行还是权力斗争亦或者是政策解读有误带来的操作误差,这对于往往属于吃“青春饭”的运动员而言都是极大的不公平也是对他们努力拼搏的极大亵渎,而在全民议论争议不断的当下,我们可以期待的就是民众跟运动员理性发声的建议能够被听到,错误早日得到纠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