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无糖潮流刚刚开始。
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 黄思卓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绿色新闻部健言(healthytalks),GymSquare精练经授权转载。
尽管新冠病毒打乱了人们聚会喝酒、烧烤吃肉的乐趣,但2020年盛夏,国内市场仍迎来了一大波清爽的「零糖」汽水味。
伴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持续关注,以「0糖0脂0卡」为卖点的碳酸气泡水、无糖奶茶,强劲冲击着碳酸饮料作为「肥宅快乐水」的地位。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伊利、健力宝、雀巢等一批饮料行业巨头,以及CoCo都可、奈雪的茶等奶茶品牌不断加入国内「无糖」饮料赛道。以爆红的元气森林气泡水为例,2020年1-5月,就拿下了6.6亿销量的惊人业绩,逼近2019年7亿的全年销量。
如果人类注定难以抗拒甜味促进多巴胺分泌的快乐,选择摄入一种更加健康的甜味剂,又不必担忧糖尿病或发胖,何乐而不为呢?
现实是,各类零糖饮料中广泛应用的人工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并非完美的代糖产品——口感不如蔗糖,对其安全性的疑虑亦未停过。2014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对人工甜味剂的小鼠实验显示,人工甜味剂「可能影响肠道菌,也能增加糖尿病风险,有致癌风险」等,惹来消费者心理抵触。
年轻时尚的消费者们一边享受着「小甜水」带来的快乐,一边又充满疑惑:标签上以「0糖0脂0卡」为卖点的无糖饮料,真的足够安全健康么?
■ 美国减糖潮流比中国早了十几年,2005年可口可乐就在美国推出「零度可乐」。(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图)
「0糖网红」
说起自己常买的饮料瓶上,贴着「零糖、零脂、零卡路里」的字样,陈琦情不自禁地把大拇指和食指圈成「0」,笑着说,“看到它就会感觉很健康,尽管理智提醒我「这不可能」”。
1997年出生的陈琦,是「在可乐里泡大的一代」,但她比同龄人更早开始了身体力行的控糖饮食。“以前爱喝奶茶跟汽水,下午5点喝完奶茶能失眠到凌晨5点,脸上疯狂长痘,十天半个月才消退。”困扰但又无法抗拒甜蜜的诱惑之余,她决定改喝无糖或微糖款奶茶,只选零糖汽水——减少皮肤糖化和发胖。
“由90、00后主导的新一代消费市场很关注健康,尤其女性,对减肥非常执著。我们在社交平台小红书App上的市场调研发现,女性是很矛盾的一个群体,她们畏糖但又喜甜,研发出一款零糖、零脂、零卡的饮品,在当时是被市场所需要的。”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气森林)在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函中说。
这家创立于2016年4月的公司,注册资本仅100万,专注开发无糖饮料,在一片红海的饮料市场硬生生挤出了一条道路,晋升为国产饮料界的黑马,在多轮融资后,2020年初整体估值已达40亿元人民币。
元气森林首次独家冠名的综艺节目《我们的乐队》,有谢霆锋、李荣浩、萧敬腾、王俊凯等音乐人加盟;热播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女星张雨绮也成了苏打气泡水大使,在李佳琦的直播间、办公楼的电梯走廊以及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更常见元气森林气泡水的身影。
比「高端」的巴黎水、圣培露价格更低,比普通苏打水更甜,比传统碳酸饮料、奶茶更加健康,都成了消费者选择无糖气泡水的理由。而在这款「日系风」产品走红前,气泡水市场上的「第一网红」,属于绿色玻璃瓶身的雀巢巴黎水(Perrier)。
“「气泡水」解决了年青一代喜爱碳酸饮料的爽快口感,但又担心高糖高热量影响健康和身材的痛点。过去几年,得益于电商经济,雀巢巴黎水在中国市场保持双位数的销量增长,增速也逐年提高。”雀巢中国公司集团事务部的廖莅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随着国内气泡水市场热度不断走高,雀巢也将更多气泡水产品投入国内市场,包括2020年4月,在国内上市添加16.4%混合果汁,低卡低糖的Perrier & Juice含气果汁饮料;6月又推出了0糖0卡0脂的雀巢优活气泡水,有冰极青柠、蓝莓黑加仑两种口味。
对于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同类竞品,廖莅媛回应说:“巴黎水是含气天然矿泉水,而市场上其他的气泡水有的为人工苏打气泡水。”
无糖气泡水,
为何这么甜?
甜食让人体分泌出令人快乐的多巴胺,是自古以来就镌刻在人类基因中的密码,与喝水吃饭偷懒一样,难以抗拒。让陈琦等热衷「减糖」的消费者感到疑虑的是:一瓶标注为无糖的气泡水,为何能做到这么甜?
“所谓代糖产品一般是指一些能够提供甜味,又低热量或者0热量的食品添加剂,因此代糖的摄入虽然提供了甜味,但是并不引起人体发胖及血糖的变化,是全球各个国家批准安全食用的系列食品添加剂,而这其中,天然的甜味剂和糖醇类更是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元气森林公司在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时说。
不同饮料使用的代糖并不相同,比如零度可乐主要使用阿斯巴甜,一些品牌气泡水配方表中,主要出现的甜味剂为三氯蔗糖、赤藓糖醇等。
赤藓糖醇是一种从小麦、玉米等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糖类替代品,热量比较低,即使血糖偏高的人群吃了,也没有任何影响,减肥阶段也可以吃。食品工程博士、食品行业资深研发者云无心介绍,赤藓糖醇的甜度只有蔗糖的60%-70%,一次性摄入不能超过30g,否则可能出现腹泻症状。
让口感更甜的,是三氯蔗糖——这种高倍甜味剂的甜度是蔗糖的600倍,成本也很低,只要加极微量,就能让甜度达到要求。安徽金禾实业作为全球最大的三氯蔗糖生产商之一,2019年年产能已达3000吨,公司全年净利8.09亿元。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6年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中专门谈到,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味剂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已在包括美国、欧盟及中国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有的品种使用历史长达一百多年。
根据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的规定,纽甜、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D-甘露糖醇、甜蜜素、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乳糖醇、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作为甜味剂可以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食品中。
在世界范围内,无糖或低糖食品和饮料产品的开发速度都较快,甜味剂部分替代糖的摄入已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发展趋势。
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的最高权威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对每一种甜味剂均提出了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JECFA认为,按照ADI值正常摄入甜味剂,不存在安全问题。
理论上说,只要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正确使用甜味剂,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问题在于,从近年来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监督抽查中发现,在果冻、话梅等零食中均有发现超标使用甜味剂的情况,有个别生产厂家不了解相关标准的规定,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也不排除为节约生产成本,故意违法使用的情况。
云无心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有研究显示,过量食用阿斯巴甜的小鼠患膀胱癌几率上升,但人不是小鼠,饮料里的添加糖也很微量;代糖跟普通蔗糖致糖尿病的风险相似,但代糖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更友好,“所以添加代糖的饮料虽然不如纯净水,但比传统的含糖饮料健康得多”。
甜味剂「减糖不减甜」,
但不能指望减肥
“单个甜味剂的味道和蔗糖都没法比,但经过混合搭配使用,完全可以模拟出近似蔗糖的口感。在一些盲测中,消费者甚至几乎分辨不出其中的差异。”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写道。
但传统的蔗糖,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与培育,人类最习惯的甜味,一些对味道敏感的消费者,在食用代糖添加量较多的食品或饮料时会口感不适。“很多人会觉得健怡可乐、零度可乐不如含糖的可乐好喝,也是这个原因。”云无心说。
“我喝完代糖饮料之后会觉得难受。”在北京的消费者刘成瀚说,自己的味觉对代糖的存在非常敏感,“一股甜腻的味道弥漫在嘴里,无论是漱口还是吃口香糖都遮盖不了,只能睡一宿觉后才会消失。”
尽管碳酸气泡在舌尖上“炸裂”带来的爽快和清凉,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代糖的异味,但想要用其他任何甜味剂去模仿出蔗糖的味道,仍是比较困难的。云无心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曾用5种天然的甜味剂调和出非常接近蔗糖口味的一种糖,可以规避消费者对人工甜味剂的「歧视」,但成本又比蔗糖更高,很难真正应用到食品饮料的工业化生产中。
而至于代糖与减肥的关系,钟凯解释,用甜味剂部分或完全代替糖,有利于控制能量摄入,“尤其是三氯蔗糖、安赛蜜等甜味剂根本不参与代谢,因此不会带来代谢负担。对于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来说,甜味剂也是「救星」,它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小,可以满足他们对甜味的渴望”。
可以说,甜味剂为有减糖需求的群体提供了「减糖不减甜」的多样化选择。但正如钟凯所说,如果你指望甜味剂减肥,而不去有意识改变本已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觉得「喝无糖饮料不怕胖」,反而放飞自我暴饮暴食,胖起来的速度会更快,“控制体重只能遵守最基本的「能量守恒」”。
「减糖」大势不可逆
减肥是一件让理智与欲望博弈的事情。酷爱珍珠奶茶的歌手周杰伦,就被网友敦促过减肥。他在6月12日发行的新歌《Mojito》中温柔地唱道:“而我的咖啡,糖不用太多”。
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目前中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摄入量约30克,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不超过25克。
各大品牌推出的低糖、零糖饮料,符合了健康中国行动目标「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中的「减糖」。
其实,「三减三健」早在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6月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业已提出。该行动方案强调,“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
英国市场调查公司英敏特的食品饮料分析师徐文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尽管仍有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对饮品中添加了多少蔗糖,使用哪一类代糖等健康问题缺乏认知,“但我们认为市场向高端化发展,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加健康、天然的饮品,是一个不可逆的大势所趋。”
研究健康消费行为多年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丽丽认为,食品饮料行业发展到最后必然是健康产业的一个主力军,“品牌试图从技术工艺的角度去平衡health和taste这对天然矛盾,无糖饮料、杂粮饼干的创新,本质都是从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出发。”
美国的减糖潮流比中国早了十几年,2005年可口可乐就在美国推出了“零度可乐”。回忆起2009年在美国学习的时光,王丽丽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爱喝可乐的美国老师把黑色的Diet Coke成箱成箱地往办公室搬。
2019年10月,王丽丽到访可口可乐美国亚特兰大总部,了解到那里的研发人员主要任务就是产品低糖化的同时又保留口感。“中国的无糖潮流现在才刚开始,是因为如今我们的慢性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次疫情大大提高了我们疾病预防的意识。”王丽丽说。
“大公司会把爆款产品和面向所有大众的长尾产品分得很清楚,但是新公司在市场上没有站稳脚跟,必须靠爆款产品提升知名度。”不过王丽丽认为,现在饮料行业的低糖化将会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更准确地说,整个食品行业低糖、低盐、低油将会是一个大的趋势。
据36氪和奈雪的茶联合出品的《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显示,在2019年前十个月里,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在购买奈雪的茶的茶饮时,在糖度上选择了少糖或者不加糖。
南方周末记者从奈雪的茶公司获悉,该品牌于3月23日在加料栏中推出了「0卡糖(0卡0脂肪)」选项,来迎合追求「健康」和「养生」的消费者,“既满足味蕾又不会有负罪感,不需要额外增加运动来消耗”。
奈雪的茶公关总监王依也透露,6月1日至28日,选择加料「0卡糖」占全部饮品订单的8%,“健康茶饮一定是新式茶饮的未来趋势之一,因为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
一家专门从事低糖或无糖型饮料经销批发的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无糖型的可乐、芬达和乌龙茶一直比较受欢迎,“今年初开始,我们也给元气森林的所有品类做线下市场的经销批发,如今元气森林的业务员和代理商已经遍布各个省份和市区。”
上述工作人员透露,每一批饮料的批发价格都会随采购数量、收货地址等因素而变化,“进一批货谈一次价格,而且夏天价格会更贵一些”。■ GYMSQUARE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