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会吃饭,吃进的饭菜一般大约经过4-5 小时就从胃中排空了。
这时候,胃就会开始剧烈收缩,这种收缩使人感到饥饿,也就是应该进食的一种信号。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饿了,而是被假饥饿所欺骗。
注意不要被骗了!
饥饿与食欲是两码事
食欲和饥饿感经常被搞混,事实上,他们是不同的概念。
当一个人真正有饥饿感的时候肚子通常会咕噜咕噜地叫。
而假的饥饿感,是在明明已经吃饱饭的前提下,仍然总是想再来点小零食。
与饥饿感的形成完全相反,食欲是由外在刺激而产生,如美食光鲜的外表及香喷喷的味道、诱人的颜色等引发的。
如果你感受到的“饥饿”属于下面几种情况,那么先别急着填肚子,因为你很可能不是真的饿。
以下几种情况警惕是假饥饿
“馋”还是“饿”
最容易让大家误以为自己“饿了”的原因第一名——嘴馋!
疲惫或者压力过后吃上一块蛋糕,感觉整个人都满足了。
但是, 甜食升糖指数高,血糖上升得快,降低得快,因此饥饿感总是很快到来,这并不是真正的饥饿。
建议:
调整饭菜的搭配结构,避免单一,在每天的膳食中,应该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饿了可以选择吃点健康的零食,例如一块新鲜的水果,一小把坚果等。
吃甜食前先吃点蔬菜,过一会再吃甜食,可以降低甜食的升糖指数,也可以控制甜食的量。
“渴”还是“饿”
当身体缺乏水分的时候,会有种有气无力的感觉,并带有饥饿的错觉,让你混淆饥饿感和干渴感。
很多时候人们觉得自己饿了,很有可能是因为体内缺水所致。
建议:
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被误导,先喝一杯水,等待10-15分钟,或许感觉不那么饿了。
“困”还是“饿”
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负责饥饿感的激素紊乱。
如果连续两晚睡眠少于4小时,那么体内负责饥饿感的饥饿素(grehlin)就会增加近一倍,而调节体内脂肪含量和食欲的瘦素(leptin)会相对减少。
这两种激素的一增一减,会显著增加你的饥饿感,同时麻木你的饱腹感,让你在无形中吃下远远多于身体正常运转所需要的食物量。
建议:
早睡早起,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上床时间不要超过夜里11点。
睡前可以适当吃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例如香蕉,小米粥等。
如果一定要熬夜,熬夜过后感到饥饿的人要注意了, 不要马上就饥不择食,应该等15~20分钟,这样就能判断出是真饿还是假饿了。
“累”还是“饿”
很多人运动之后会感觉疲劳,误将疲劳感混同饥饿感。
建议:
在运动完之后,可以适量补充一些特定的营养,例如蛋白质(鱼肉或豆制品)、维生素和矿物质,糙米或者其他全麦谷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烦”还是“饿”
有研究表明,情绪与进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你心情不好时,会特别喜欢吃高油高脂的食物,这些食物吃下之后会快速进入血液,满足大脑对能量的需求,促进多巴胺的形成。
多巴胺是大脑分泌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它可以通过血管流至全身,传递幸福及开心感的信息,最后刺激神经,使人产生亢奋的感觉。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在心情不好的时候选择用“吃甜食”的方式来缓解。
这种通过吃东西缓解情绪的现象,也有人将其称为“情绪饥饿”。
“情绪饥饿”和“生理饥饿”有5点不同:
一是情绪饥饿来得突然,生理饥饿来得相对较慢;
二是情绪饥饿时是想吃某种特定食物,比如蛋糕、炸鸡,而生理饥饿时会“饥不择食”;
三是情绪饥饿时会迫不及待地想吃,而生理饥饿是可以忍受的;
四是情绪性进食往往会停不住嘴,而生理饥饿时,吃饱了就不想再吃了;
五是情绪性进食后会有一种罪恶感,正常进食则不会。
建议: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应先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是真的饿吗?还是被心情控制了食欲?”
如果确定只是心情不好,可以选择去散步、读书、听听舒缓的音乐等,做一些让自己开心起来的事情。
“闲”还是“饿”
一个人很无聊时,总想找点事情来做做。
看电影,怎么少得了零食的相伴?
于是你在享受电影剧情的同时,嘴巴也在不停地享受美味,于是摄入了过多的热量。
建议:分散注意力,比如看电视的时候应该做一些相对休闲的运动。
九姑娘有朋友喜欢在跑步机上看电影;
有的喜欢买一大堆手工diy材料,有事没事就戳一下羊毛毡或者织织毛衣,让双手忙到没时间拿零食;
还有的喜欢无聊时候就逛一下tb,看看那些模特的小蛮腰和小细腿,把自己一直很喜欢但是因为胖穿不了的衣服放在购物车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