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身饮食 让你吃出好身材
前几天,一则“大头娃娃”的新闻登上热搜。湖南郴州的永兴县,5名家长向媒体反映孩子出现了类似12年前“大头娃娃”的现象。
使孩子成为“大头娃娃”的是一款叫“倍氨敏”的固体饮料。
商家打着优质奶粉的名号,将固态饮料包装成奶粉出售给家长们。为了赚钱,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健康安全。家长曾质疑过盒子上标的蛋白固体饮料,商家却义正言辞的说:“蛋白固体饮料只不过是牛奶的另一种简称。”
饮料?!当奶粉卖?!
比“假奶粉”更可怕的是这些利欲熏心的商家们
不知道健友们在超市买东西有没有注意到商家的这些把戏?大家在购买东西的时候会注意到哪些东西呢?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方式?热量?。。。
今天厨娘来教大家,在逛超市的时候,怎样躲开商家的层层套路。
看食品包装背后的配料
1、看食品的配料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 成分少,信息简单,看不懂的化学名词少。
▲很明显左图的配料比右图多
2、看配料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食品配料一般以加入量比例的多少,由多到少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也就是说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占成品比重最大的原料。
当你拿起食品,看到配料第一个是白砂糖,那你就赶紧放下逃走吧~
3、有的食品配料后面会有食品添加剂的出现,往往就是我们看不懂的一些化学名词 (有文化真可怕)
常见的一些食品添加剂:
- 防腐剂
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乳酸等
- 抗氧化剂
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等
- 着色剂
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酸性红、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和二氧化钛等
- 增味剂
谷氨酸钠、肉类提取物、酵母抽提物等
- 甜味剂
蔗糖、葡萄糖、果糖、果脯糖浆、木糖醇、阿斯巴甜、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等
- 膨松剂
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 酸化剂
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等
还有一种 反式脂肪酸,最可怕的存在,会大大加剧我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一般在配料中的名称为人造黄油,人造奶油,精炼植物油,起酥油,植脂末,麦淇淋等。
配料下面的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一般是由食品营养名称、含量和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NVR%)。
看营养成分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能量
也就是食品的热量,有的食品看上去热量很低,一般都是因为商家把热量拆分的量很小,有的是100g或者100ml的热量,但在你实际吃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没有控制住量,而使得热量摄入超标。
当然,注意看热量是好,但是热量并不能决定一切,还要注意是否还含有其他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有天然的,也有的是人工添加的(例如单糖葡萄糖),除了看碳水化合物的总量以外,还要另外注意到的是有多少是来自于糖的量,当然是越低越好了。
3、脂肪
当看到脂肪含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脂肪的来源,是天然的脂肪还是添加剂油,虽然营养成分中有含量的多少,但是不同的脂肪来源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4、营养素
一般不含热量的营养素有纤维素、维生素A、维生素C、铁、钙等,这些都是对人体有益的天然成分。
5、钠
食品中的钠主要来源是食盐,食盐的化学成分是氯化钠。吃盐过多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所以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2400mg)。
常见的理解误区
1、 无糖
无糖只是代表不含蔗糖,但可能会用人工化学代糖添加。
有大量研究证实,一些人工代糖例如阿斯巴甜会对神经造成损伤。无糖产品还是要选择天然无热量的代糖如甜叶菊。
2、零脂肪
零脂肪并不等于没有脂肪,标签中有规定,每份少于0.5g可标注为0。有些商家为了让脂肪(甚至反式脂肪)呈现0的数值,把每一份的计量无限缩小。如果按照实际来标注,可能脂肪含量远远高于0。
3、低卡
低卡路里并不一定真的热量低。低卡食品一般是指比同品牌同类的其他产品低1/3的热量的食品。但是一些商家为了达到低卡,用脱脂加糖的形式让整体热量偏低,但实际上糖分未必是偏低的。
所以,要综合关注每一项营养成分的含量。
厨娘总结
1、购买加工食品时要仔细查看食品的配料成分,尽量选择,配料少、添加剂少,而且要注意配料表第一个出现的原料是什么。
2、看营养成分表时,要注意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钠以及其他营养素的含量。
3、不要盲目的相信商家的广告,比如:零脂肪、低卡路里、非油炸、无糖等等。
4、在每日膳食中,最好是选择天然的农产品(蔬菜、水果、豆类、薯类、肉类、粗粮等)和饮用水。
最后,清代文人石成金说过:“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利益面前不迷失自己,做一个无愧于自己良心,赚钱有底线的人。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