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有人说去逛街、喝奶茶、去健身房等,
但也有人一针见血,真是扎心。
毕竟隔离期间,
宅、睡、吃这三点一线生活,
让人消耗少,长胖也好像是可以原谅。
但是经过本人细细观察,
发现让你长胖的还有这三大隐形杀手,
第一个你就想不到!
不动脑子消耗少!
经典场景
工作时每到一定时间就开始饿了(是真饿);
上学时用脑过度整天很饿。
之前我们说过情绪性进食,
有人不开心暴躁郁闷就会想吃东西。
但其实无聊想吃这种毛病,
可能比情绪性进食的人还多。
在2011年,鲍林格林州立大学就做过一个实验,
139名男女根据情绪“忧郁“、
“焦虑”、“愤怒/沮丧”、“无聊”,
这四种情绪来填写自己的饮食量,
结果发现绝大部分人在无聊时就会吃东西。
为什么无聊会想过嘴瘾,
是因为你需要一些东西刺激多巴胺分泌。
卡尔加里大学教授彼得.杜易,
在他的书《百无聊赖:生动的历史》解释,
容易无聊的人,多巴胺分泌量也会较低,
因此需要更多刺激促进它分泌,
酒精和毒品也可以,只是白天都不适合,
食物最好。
所以下次觉得无聊想吃东西,
不如做几个深蹲、开合跳,
转移一下注意力,或者让自己忙起来,
总比要吃吃吃好。
爸妈说,要吃光不能浪费
经典场景
每次吃饭爸妈说,不能浪费要吃光,
所以每次都会吃得特别撑……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被说,
怎么吃那么少,把它吃光光。
长辈有这种概念,是因为大部分人,
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
吃饱了这顿下一顿都不知道有没着落,
饿肚子、没得吃的感受太刻骨铭心,
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后辈再遭受其害。
虽然可以理解,
但是放到现在这个物资充沛的时代,
这种观念不见得是好事。
在美国宾州儿童肥胖研究中心发现,
如果小朋友被教育要吃光,
太在意碗里还剩多少食物这种信息,
即使自己已经吃完高热量食物,
还会比没有这种习惯的小朋友要多吃。
持续下去,它会让小朋友忽视吃饱这种感觉,
失去控制饮食的能力,甚至会影响到长大。
而且我还观察到一点,
很多家族聚餐时,都喜欢做或者点很多菜,
吃到最后吃不完,就会不厌其烦,
让你再多吃一点,不能浪费,
实在吃不完,又要打包回去吃好几天。
目前世界上很多浪费粮食,
都是因为买得多,吃不完而浪费。
我不介意打包,但是很讨厌这种,
买超出承受范围的分量,
死命让别人多吃的观念,
这才是真正的浪费食物。
因为无法消化这些食物,
所以只能连续吃几天,
又或者没能细细品味,
对剩下的食物一种埋怨的心理,
这根本没有尊重食物,和自己的身体。
真正的珍惜食物,
应该就是从购买做起,
只买新鲜、分量合适的食物,
而不是最后处理不了而采取的措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