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例外,在家的诸位肯定还是停留在躺吃玩手机的状态吧。
确实,经常去健身房的朋友,很多时候提不起精神在家训练。又没器械,又没肌友/姬友,一点气氛都没,根本没动力大块时间健身。
前两天介绍了7分钟的训练,很多人说,练加休息得半小时,还嫌长。
没关系,今天,就带大家练个更短的!4 分钟搞定!
什么是Tabata训练法?
Tabata训练法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它只需要做4分钟。
其得名,
来源于发明它的日本运动科学家甜甜圈?,不是,是田畑泉博士——Izumi Tabata的姓氏。他是在研究日本速滑运动队时候发现的这个训练方式①。
他的研究发现:Tabata训练法,可以在4分钟内有效的提升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而这两种能力正是大多数运动员都极度需要的。同时,Tabata训练法的减脂效果也非常出色。
相关研究↓
I Tabata博士对比了中等强度耐力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在6周内对被试者有氧耐力(最大摄氧量)和无氧耐力的影响。
- 中等强度耐力训练:采用70%最大摄氧量强度的单车训练,60分钟/天,5天/周,共计6周;
-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20S*170%最大摄氧量冲刺+10S间歇,八个回合,共计4分钟/天,5天/周,共计6周。
结果发现,中等强度耐力训练:最大摄氧量(有氧耐力)平均增加了5ml.kg-1.min-1,无氧耐力没有明显提升;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最大摄氧量(有氧耐力)平均增加了7ml.kg-1.min-1,无氧耐力提高了28%①。
Tabata训练法,一共有两项最主要的核心↓
- 第一是它的「训练安排」:Tabata训练一共要完成8次动作,每次动作进行20秒,休息10秒,动作和休息的时间比例为2:1②。
为什么是练20S+休10S?
科学家对比过不同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搭配(高强度20S+休10S)VS(超高强度30S+休2分钟),对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影响。
结果发现,高强度20S+休10S这种HIIT设定,对有氧&无氧耐力的增长效果最好②。
- 第二是它的「训练强度」:Tabata训练要求训练的强度足够大。运动心率应该几乎达到自己的最大训练心率。主观体力感受等级,也应该在9-10左右。
伯格主观体力感受等级↓
0无,1很容易,2容易,3中等,4有些困难,5-6困难,7-9非常困难,10极其困难。
也就是说,「Tabata训练法」最关键的,其实就是「时间+强度」。
强度大,会影响心脏健康吗?
有朋友可能会担心,Tabata等HIIT训练法强度那么大,会不会对心脏不好?
可以放心,对心脏正常的人来说,Tabata这种HIIT训练是完全可以放心练的。
科学家为此曾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了20个冠心病患者进行高强度间歇运动。结果发现这些被试者在高强度间歇运动时的肌钙蛋白T(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HIIT没有使冠心病患者产生心肌损伤④。
当然,如果是心脏不太好的同学,建议还是遵医嘱。毕竟每个人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Tabata动作建议
想达到Tabata要求的心率和主观体力等级,小肌群的慢速活动,几乎是很难做到的……所以Tabata训练几乎都是大肌群的快速训练。
如果你是在健身房或者操场训练,我推荐你做冲刺跑、动感单车、阻力撬、快速杠铃深蹲、高翻等动作。
如果是居家的话,双摇跳绳、壶铃甩、弹力带深蹲(深蹲跳)、波比跳、纵跳等都很不错。
▼跳绳▼
▼壶铃甩▼
▼跳跃类动作▼
今天,就推荐个居家的超燃脂 TABATA 训练方法!
温馨提示
如果想避免膝盖冲击,直接坐在稳定结实的沙发或者床上也完全ok(请确认稳定和结实……别把沙发做坏了怪我……)。
同时,由于Tabata都是20秒+10秒,你可以做其他训练时也打开这个计划。自行替换动作就OK了。
如果太累,可以把一些跳跃类变成俯卧撑、平板支撑等。
①Tabata, I.,Nishimura, K., Kouzaki, M., Hirai, Y., Ogita, F., & Miyachi, M., et al.(1996). Effects of moderate-intensity endurance and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training on anaerobic capacity and vo2max. Medicine & Science inSports & Exercise, 28(10), 1327.
②Tabata, I., Irisawa,K., Kouzaki, M., Nishimura, K., Ogita, F., & Miyachi, M. (1997). Metabolicprofile of high 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s. Medicine & Sciencein Sports & Exercise, 29(3), 1274-1276.
③Guiraud, T., Nigam,A., Juneau, M., Meyer, P., Gayda, M., & Bosquet, L. (2011). Acute responsesto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 in chd patients. Medicine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43(2), 211.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