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星期了吧?
七七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
就是刷刷微博,看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
怎么样了?
今天早上
疫情果然如昨晚上很多网友猜想的那样
确诊病例超过1万1了
七七看着这悲痛的消息,心疼着我们的祖国
在被窝里翻身的时候
心脏突然绞痛一下,呼吸不上来,整个胸口都闷气
我心想:完蛋了,不会是中招了吧!?
因为家乡的道路已经通通封锁
也没法出去看病
七七赶紧问了一个做医生的朋友
他给我说:
普通人在面对集中的大量负面消息时,很容易产生心理创伤。
将别人的灾难投射进自己的生活,长期处于焦虑中,甚至对自己身边的亲友恶语相向,本身心灵就脆弱(共情力较强、爱流泪)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应激性心脏病。
而我,就是因为看了大量的疫情新闻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
所以,身体出现了应激性问题?
朋友一讲,我才理解了为什么在除夕夜
会有武汉医生崩溃大哭的新闻?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疫情,看着每天增长的病例数
我们太多人都深陷在
怕自己被病毒传染,怕家人被病毒传染的恐惧中☠
所以昨天晚上人民日报关于双黄连口服液的
一个不经意的报道,都引发了一场脱销的“带货”
不仅网上、各大城市乡村药店,双黄连被抢购一空
就连某宝上供鸡食用的兽药
也遭到了几亿人的光顾?
甚至双黄莲蓉月饼,也被错误解读
成了畅销货?
于是今早上
抢到双黄连,就成了土豪聚会
这是大家面对疫情,对于健康的迫切追求
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
听着啥有效就买啥,啥有效就吃啥
不管有病没病的人,都要争分夺秒起来囤物资——
这背后反应的,不正是大家普遍的焦虑心理嘛
甚至有网友爆料称,憋在家里
自己家长、楼上都是吵架的,简直要疯了
而同学的爸爸更有意思
路上看到个香蕉皮,都变得风声鹤唳了?
焦虑的情绪显而易见
其实这种负面情绪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心理健康
更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我们都知道,疫情期间我们要有效防止病毒侵害,除了要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最重要的是要增强自身免疫力(目前没有有效药物,即使不小心染上肺炎,也是靠自身免疫力抗过去)
再来看看焦虑和免疫力的关系
焦虑、负面消息的压力,会使身体释放应激激素皮质醇,皮质醇会使身体短期处于炎症状态下;
如果我们长期处于焦虑中,身体也会长期保持炎症状态,从而会削弱身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被细菌、病毒感染的几率也会提高
早在钟南山院士和国家部门,号召我们呆家里时
我们大多数人就开始听从指挥
躺在家里为国做贡献了
但是长期的“禁足”+病毒威胁,在七八天时间里
人们已经积攒了不少压抑的情绪
1月27号
武汉人民就采取了开窗大声唱国歌的方式来排解
但是后来医护人员给了建议:
飞沫传播有风险,解压方式不可取
随后江苏省的很多市民,也出现了同样的情绪问题
而专家也明确指出:
面对疫情的焦虑恐惧,可以通过少刷手机适当运动来解决
1.少刷手机是减少负面消息的吸收:保持情绪的稳定,不焦虑就会减少压力激素释放,就不会给免疫系统减分。
2.适当运动则会有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增强免疫力需要运动、饮食、睡眠、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不喝酒)等多方面相结合。不是一次两次就有效,是需要在较长时间里保持良好习惯。
当然每个人想达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会因为体重基数、身体素质、日常健身情况的不同
对应不同的增强方案
就拿运动来说,制定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案
运动中释放的“多巴胺、内啡肽”等激素
能够有效对抗焦虑情绪,增强免疫力
而盲目的加大运动量,超出个人身体负荷
则会使免疫系统、能量、神经内分泌处于“被削弱”的状态
反而增加病毒感染几率
所以在疫情的特殊时期
我们运动的目标是应该是“愉悦、舒适”的感觉
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然这是给大家以运动为例子来说明的
饮食和作息,在增强免疫力方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