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欧洲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像意大利一样有如此完整发达的面食文化。
意大利面的世界像是一个变化多端的万花筒,人们经常听到关于它的许多名字,有点摸不清头脑。其中最常听到的 “pasta” 是意大利面的总称;“spaghetti” 指的是细长条状的意大利面;“itriya”这个词是西西里岛阿拉姆语干面条的意思,一部分学者相信意大利面的起源是来自于这里;而“macaroni”则是通心粉的意思。
意大利面有超过500种形状,堪称面条之王。现如今,全球意大利面年产量已达1000万吨。在意大利,每人每年要吃掉至少28公斤意大利面。在罗马市中心总统府附近,甚至还建有一座别具一格的意面博物馆,慕名前来者络绎不绝。
由此可见意大利面对于这个国家的意义和整个世界的影响力。意大利面除了最常见的直身粉外还有螺丝型的、弯管型的、蝴蝶型的、贝壳型,还有意大利云吞 “Tortelli”、包裹马铃薯的意面 “Gnocchi”、包裹着鲜奶芝士的意面 “Ravioli”等等。
首先意大利面在原料上就与中国的面食有很大的区别。意面耐煮,口感好,这来自于他的法定原料—杜兰小麦(Durum)。杜兰小麦是最硬质的小麦品种,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质、高筋度等特点。
食用面团最初出现时的制造方法是将面粉团压成薄纸状,然后覆盖在食物上,放入焗炉内烹煮食用。其后,人们想到将面团切成小块状或条棒状的细长面条,而阿拉伯人更想到了将面条风干储存,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的干意大利面。
由于意大利面的品种太多,非专业人士很难全部认个遍我们就先带大家来认认最主要的几个成员:
长形意大利面(Pasta Lunga)最长使用的面条种类,有15、16、18厘米长粗细不同的面条,常搭配番茄口味的面酱。
尖头梭面(Pici)很手工感的卖相,因为实心,所以口感筋道。一般先煮熟,再配以羊肉、牛肉、鸭肉等肉酱类稠汁。
传统宽面(Pappardelle):意大利人在加重最常做的自制宽面,适合各种酱汁来烹饪。它与牛肝菌等菌类来搭配特别凸显菌类的鲜香。
千层面片(Lasagna)通常为新鲜面皮,中间加入绞肉馅、奶酪或者蔬菜馅,层层叠起烤制。
螺旋面(Fusil Ji)螺旋形状的面纹易于沾附面酱,搭配浓郁酱汁奶油奶酪或者肉酱尤为合适。
小贝壳面(Shells)较为细致的小贝壳面可以用来料理面条汤,或是用于意式醋酱汁沙拉中。
斜管面(Penne)面的斜口处类似鹅毛笔笔尖的造型,中空部分与表面的细纹可以吸收较多的汤汁,适合搭配番茄面酱和意式肉酱。
蝴蝶结面(Bowties)因其可爱的形状,深受女性朋友的欢迎。
意大利云吞“Tortellini”
包裹马铃薯的意面“Gnocchi”
包裹着鲜奶芝士的意面“Ravioli”
除了千遍万化的面型,关于意大利面不得不提的就是搭配的酱汁。西红柿的出现及随后的品种改良,在意大利的那波利首次被人用作酱汁搭配面条,从此令面条大受欢迎,甚至连皇室贵族也被受吸引。一般情况下,意大利面酱分为红酱、青酱,白酱和黑酱。
红酱(Tomato Sauce)是主要以番茄为主制成的酱汁,目前是见得最多的。
青酱(Pesto Sauce)以罗勒、松子粒、橄榄油等制成的酱汁,其口味较为特殊与浓郁。
白酱(Cream Sauce)以无盐奶油为主制成的酱汁,主要用于焗面、千层面及海鲜类的意大利面。
黑酱(Squid-Ink Sauce)是以墨鱼汁所制成的酱汁,其主要佐于墨鱼等海鲜意大利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