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讨论跑步配速的问题时,总会有键盘侠跑出来讥讽别人跑得慢。这种态度实不可取,因为配速的快慢是相对的,它必须基于每个人的具体身体状况而定。一个70岁的老汉和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跑10公里,同样的配速小伙子会很轻松,但很可能让老汉昏死过去。
即使是去参加马拉松之类的比赛,还是会有年龄组的区分。当然,想获得名列前茅的名次是另一回事,但这又和普通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那都是专业运动员才要考虑的问题。
言归正传,1小时跑7公里,算快还是慢,又可不可以减肥呢?
问题1:长跑时由什么决定你能跑得快还是慢?
答案是,心肺功能。什么是心肺功能?
百度百科词条“心肺功能”,是指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它们直接影响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动。人体全身均需要依靠氧气,以燃烧体内储存的能量,让它们变成热能,器官及肌肉得到热能才能活动。氧气由肺部吸入,故肺部容量大小及活动次数便很重要。而心脏则负责把氧气,通过血液循环系统送到各个器官及部位,故心脏跳动的强弱会影响血液的流量。因此,心肺功能包括了血液的循环速度、心脏跳动的强弱、肺部的容量及次数。
心肺功能越是弱的人,刚开始跑步就越会感到吃不消,最典型的反应是,“喘不过来气”、“心都要跳出来了”。喘不过来气,就是肺部吸氧能力差的表现。心都要跳出来了,则是心脏功能弱的表现。
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心肺功能和年龄有关,也和平时是否锻炼有关。如果平时不运动,年龄越大,心肺功能自然越差,长跑时的速度也就越慢,因为你的心肺根本承受不了。所以“1小时跑7公里”这样的要求,对于平时不运动的人,几乎可以肯定他跑不动(完成不了)。如果一定要求按这个速度跑,那么这个速度就是一个“偏快”的速度。相反,对于一个长期锻炼、已经具备“1小时跑10公里”的人,“1小时跑7公里”简直就是小菜。
不过,长跑时能达到怎样的配速,不仅仅和心肺功能有关,关节、肌肉、身体器官的适应程度都会影响到“跑步的速度”,但归根到底还是涉及到氧气的利用能力,所以想跑得快、跑得久,就需要不断提升心肺功能水平。
问题2:运动减肥效果的好坏由谁决定?
具体一点吧,以配速8分34秒(1小时跑7公里)和以配速6分0秒(1小时跑10公里)长跑,哪个更能减肥?直觉上应该选后者,因为运动强度大啊!
在同样的运动时长下,较高的强度可以消耗更多的热量,但这并不表示中低强度的运动就不能减肥或者减肥效果不好。因为,运动减肥效果的好坏至少还涉及运动时长和运动频率两个因素。
当一次运动时长达超过30分钟后,消耗脂肪供能的方式(有氧氧化)就会成为供能主流。所以,跑得慢一些(运动强度低一些)但时长有保证,减肥效果同样不错。而且较低的配速,意味着跑步时的“痛苦感”更轻一些,容易让人坚持下去。极端一点说,如果你不跑步,而是改用快走来减肥,那么只要一次运动的时间足够长,也能达到同样的减肥效果。但用时可能是跑步时的数倍,所以可操作性不够(谁有那么多时间花几个小时走路减肥啊),但理论上是可行的。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每周运动频率”。这个很好理解,每周跑步2次和每周跑步5次,毋庸置疑,后者减肥效果一定远超前者,即使前者配速更快。有心的朋友可以观察一下,有些肌肉男在刷脂期,每天可能会安排2次跑步之类的有氧运动,强度并不高(甚至较低),同样可以有效减脂。
贴士:除了运动本身之外,饮食也是影响减肥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你想减肥效果好,那么在坚持规律运动的同时,对饮食进行控制,减肥效果就会更好。显然,饮食控制得越严格,运动减肥的效果也就越好。
问题3:一直跑就能减肥?
不谙运动规律的朋友,很容易被跑步初期快速的减肥效果而迷惑:“减肥挺容易的嘛,你看,我才跑了1个月,就瘦掉了3公斤”。于是开始计算,变成自己心中苗条身材的样子,还需要几天。
身体可没那么“笨”,它很“复杂”!如此快速的减肥速度之下,身体的反应是“不好,能量(脂肪)丢失太快,这样下去会饿死的”,于是启动保护机制。这个过程就是身体适应的过程,表现为随着体能和心肺功能的提高,虽然你跑得更轻松了,但减肥速度却越来越慢,直到完全停滞,于是进入瓶颈期。所以“1小时跑7公里”或者其他的运动方案,都只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效。
因此,不要死盯着“1小时跑7公里”可否减肥,一旦发现它不管用了,立刻调整、升级运动方案,才是正确的做法。许多人跑步多年,还在为体脂率偏高发愁,除了饮食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成不变的运动方案实为罪魁。
小结
(1)配速的快慢是相对的,它必须基于每个人的具体身体状况而定。
(2)心肺功能的好坏是决定跑得快或慢、长或短的主导因素。
(3)运动时长和运动频率对减肥效果的好坏有决定性影响。在运动时长和运动频率有保证的前提下,运动强度低一些对减肥效果的影响不大。
(4)一成不变的运动方案是减肥效果不彰、长久陷入减脂平台期的罪魁。及时调整与升级运动方案,是有持续有效减肥的正确做法。
所以,“1小时跑7公里”是快还是慢,能不能减肥,是一个问题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