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流量为王的年代。社交媒体仿佛点石成金的魔力,成就了无数个体转瞬间名利双收的壮观案例。
在过去的2019年里,最富有话题意义的流量明星,几乎非美食博主李子柒莫属。早在2016年,她便以“古法风格”形式发布原创美食视频而知名于网络。
目前,她在Youtube上的粉丝数近800万,100多个短视频的播放量大都在500万以上。微博粉丝则直接突破2000万。顿时,李子柒成了西方人眼中,东方仙境的头牌精灵。
就在各方争执不下的时候,这位以隐居人设走红的播主,却在润物无声间赚得盆满钵满。据统计,广告加电商,已为她创造了每年近亿的收入。
以南部中国野生环境作背景,专业摄影采编团队,萌系主人公,外加被人重复过无数次的中餐烹饪步骤,得以拼凑出如此强大的吸金能力,着实打了看客们一个措手不及。
但事实上,无论是作了诱导外国人结识传统文化的红娘也好,还是成为催促创业青年们兜圈拉磨的鼻环也罢,只要具备健全常识,就不难看穿它其中的奥秘。
在国外能够博得大量好感,在于她的作品迎合了西方人长久以来根据瓷器和丝绸留下的蛛丝马迹,对远东无尽的浪漫遐想。
在国内能吸引海量粉丝,一是抓住了美食这个经久不衰的题材核心,二是切中了汉字文化圈里许多人“待我XXXX,许你共话桑麻/十里桃花/花前月下/青丝白发... ...”的美好愿景。
其实,早在百年之前,忠实记录人间百态的照相机摄影机刚一出现,大众口耳相传的幻想,就随之破灭了不少。曾游历中国南部的法国驻华领事方苏雅(Auguste François),即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他所光顾考察的人情风土,地理位置上与李子柒编排的童话故乡大致重合。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生活的现实面貌,也未得到根本上的转变。仔细留意,许多以往的特征仍然历历在目。
就连著名媒体人罗振宇,在提及他的故乡安徽桐城时都曾谈到,母亲表示只要他离开这个小地方谋生,只要他能考上大学,“我们母子俩一辈子不见面,完全OK。”由此可见,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年代,大城市以外的地方,普遍是怎样一份光景。
缺乏赖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公共设施,是你绕不过去的首座大山。当代人唾手可得的自来水和电源电压,在这里几乎可以算做奢侈品。
看来,甘蔗没有两头甜,想要返璞归真,就必然得做好茹毛饮血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说,世间并不存在空穴来风的美好。
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如今在全球各行各业都处于领军地位的美利坚合众国,在立国将近100年左右时,绝大部分地区,也还是十分落后的蛮荒之地。
然而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粗放农业资源与现代工业革命的整合,为它日后实现腾飞,插上了一对绚丽的翅膀。
农牧业作物搭配机械流水线,成千上万只罐头被制作了出来。在不断改进工艺流程与烹饪技术的努力下,美国不少地区成了全球垄断性的罐头出口来源。
后来,欧洲爆发世界大战,各国军队对罐头食品潮水般这浪高过那浪的需求,让美国很快便积累了大量财富。无巧不成书,销售加工食品,同样也是李子柒流量变现的摇钱宝树之一。
攒下这样一笔财富,才有可能堆砌起一座座不断刷新物质文明极限,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繁荣都会。
具备了这样丰富的物质基础,才可能在接下来衍生出引领世界健康潮流的健美运动,和那个群星璀璨的黄金年代。
以至于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健身房这种融合了无数现代成果的设施。集设计、铸造、电子、照明、人体工学等多方面学问于一身,这几乎是你在其他任何时代都难觅踪迹的崭新生活方式。
甚至就连李子柒的视频作品本身,涉及到的拍摄剪辑,以及线下生意流通,也无一不是物质文明的果实本身。
不要轻易表示出对城市生活的不屑。因为城市既沉淀了人类以往改造世界的奋斗,也蕴藏着当今生机勃勃的进化,更寄托了探索未来的闪烁希望。
也不要轻易羡慕别人包装出来的山水画皮。因为在那种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气氛。
纵观整个社会,永远是人类聚居越多的地方,才存在着越高的德性积累。乡镇高于村落,县城高于乡镇,小市区高于县城,大市区高于小市区。凡此种种,可以说少有例外。
“你”和“我”之间为什么要讲互相尊重?除了我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判断外,客观上,也有成熟法律与习俗的规训,使绝大多数人彼此之间不能肆意妄为。 否则,强者对弱者发泄“及时行乐”的欲望,才会成为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常见方式。
即便你是个每天只挣十几块钱的拾荒者,当你每天最大的期盼就是坐下来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时,城市里相对完善的食品安全机制,或许就能有意无意地保护到你;而在农村,你被超标的大肠杆菌弄个高烧不退的概率,恐怕更多一些。
就算真正打算凝视乡土文化,也应该从《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这样的经典纪实文学作品当中,去学习理性看待社会的敏锐视角。
小说的背景,定格在上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在金融崩溃、农业变革、价格剥削、干旱和沙尘暴的反复蹂躏下,身为农民的主人公一家,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横穿北美大陆的旅程,不屈不挠地寻找着工作、土地、尊严和未来。
整个故事不仅荡气回肠地还原了北美乡村的严酷生态,其中动人情节引发的社会讨论,更是直接影响了美国国会立法,出台资助农民的政策。至于小说本身,也被许多英语国家列为青年必读书目。
在广袤的俄罗斯大地,针对牀害了斯拉夫民族数百年的农奴制度,那里的艺术文学名家们,就非常善于剖析这层深重苦难,以及它背后的现实意义。
他们并没有把这粉饰成实现斯拉夫民族伟大复兴,向外炒作自己的素材 。取而代之的是以此为背景,创作出一系列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批判主义瑰宝。
正如我们不能把偶尔解暑的可乐当水喝那样,不要把聊以慰藉心灵的鸡汤,视作理所应当的日常生活。
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人之于乌托邦,就像苍蝇面对猪笼草,为尝一口它认为或许是世间最甜蜜的东西,就要为此付出余生的代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