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和工业体系的茁壮成长,这些年我们在大银幕上见证了太多属于华语内地电影的第一次,敢于在无人触及的类型和题材里开启先河的勇敢者,往往都能得到观众的掌声。
上周五,华语内地动作警匪片中第一部完全以特警为主角的电影终于上映,它是由丁晟执导的《特警队》。
提到导演 丁晟,熟悉他的观众想到的第一个词八成就是 “硬汉”,甚至他的大银幕处女作片名就是 《硬汉》,与此同时他还是和 成龙合作最多的内地导演,而观众对他作品最熟悉的一部应该是 《解救吾先生》。
这次的《特警队》,依旧延续了丁晟 粗粝、生猛、硬核、炸裂的风格,你几乎每秒都能感受到雄性荷尔蒙从银幕上喷涌而出,没有废话,全是干货。
这部《特警队》,视觉上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燃!
影片一开始,便是一场北京闹市区街头的车祸场面,毒驾的肇事者在街头引发连环撞车。这场短平快的猛料撞车戏,与另一边凌潇肃等特警队员的日常射击训练交叉剪辑,让人不禁感叹,开场就玩这么大,《特警队》是真的硬!
其后的地铁人质劫持营救,则放下视觉冲击玩起心理刺激,在电影一开篇便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了特警执行任务时最为真实的状况,同时引出了特警队和毒贩的主线对立关系,并且将围绕在贾乃亮所饰演的狙击手身上的主要矛盾打好了铺垫,神枪手在实战中出现失误所造成的心理负担,也成为了影片最高潮的重要矛盾点。
这场人质营救戏也充分展现了《特警队》是一部粗中有细的影片,在震撼眼球的视觉奇观之外,影片对角色内心的挖掘,和导演对观众紧张心理的把控,都为其提供了更加内化的观影乐趣。
打个比方,《特警队》如果是个人,那就是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那种。 不过话说回来,我最爱的还是《特警队》的“猛虎”一面。
影片之中,导演以实战与演习穿插的方式,为特警队设置了一些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可能发生的动作舞台,将两支特警队之间的对抗感渲染的很是到位。
比如狭窄客机内的突入对决,摄影使用了大量的第一人称视角和特警们的侦查装备镜头,为这些动作场面营造了强烈的 游戏感,观众仿佛入局其中成为了参与者之一,每一颗子弹都像是擦着面门而过。
仓库追车一场戏,影片用大量近距离的碰撞镜头,像观众展示了特警机动装备面对日常汽车时的碾压级实力,在这场戏里观众平时生活中不可能得到宣泄的破坏欲能完全跟着电影被彻底释放。
为了让片中的每一场动作戏都足够独特,导演巧妙的在第二场大型演习里,让两支好胜的特警队甩掉装备,全员赤膊上阵,来了一场硬碰硬、肉撞肉的肉搏战,十几人混战一团,在地形分割下形成相互关联又独立分明的小战场,观众跟着镜头的运动近距离观赏每一个精彩时刻。
但演习毕竟是演习,观赏性满格,但刺激性还是不及实战,毕竟观众知道演习的结果不过是胜负,而实战则是面对未知的生死。也是因此,导演在几场演习中加入了不少笑料,来增添影片的娱乐 性,那些嬉笑怒骂的特警队员形象,也随之更加鲜活。
就连反派也是一个比一个有梗,比如因《越狱》而被观众熟知的 “t-bag”罗伯特·克耐普,在片中还被设定成了曾成功在国外越狱的罪犯,此话一出影厅里全场爆笑。
但要说影片最大笑点,还 得是凌潇肃被问 “你怎么穿的这么骚?”
也是因为影片对娱乐性的重视,使得《特警队》全程有着大量的动作戏却也不会让人觉得审美疲劳,整个观影过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轻松的,枪战、爆炸、搏斗带给观众的都是肾上腺素飙升的振奋,没有因持续刺激而疲惫。
为了增添《特警队》的娱乐性,导演甚至钟爱于让片中演员们肆无忌惮的大秀身材,在特警队员浴室对峙的一场戏里,你甚至将会看到华语电影有史以来数量和质量恐怕都最高的肌肉裸男!
部分观众去看片前最好带上一包纸巾,不过这次大概不是用来擦眼泪,而是用来堵住喷涌的鼻血!
即便如此,《特警队》里最具看头的当然还是实战大戏。几十层摩天大楼的 高空速降看得我汗毛炸立,四人倒吊悬挂外墙的一幕更是干脆一瞬间令我紧张得大气不敢喘一口。
影片高潮,导演将战场放到了一座孤岛制毒工厂之上,7名精锐特警队员,对阵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反派,营救被抓人质的同时特警队员还面临着通讯中断、孤立无援等危险处境。
《特警队》把整个工厂突入的前半段,拍得像一局警匪射击游戏,队员们在地形复杂的建筑内穿梭,找寻埋伏其间的敌人,每一个敌人的击败过程,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而且对手不但在人数上有着优势,火力也毫不逊色。
整场戏长达半个小时,动作场面从未间断,拍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且能够让观众全程保持高兴奋度,令人在观影结束后意犹未尽,着实精彩!
这样一部从头炸到尾的《特警队》,毫无疑问是这个贺岁档的第一动作大片,但在愉悦眼球的激爽娱乐体验之外,《特警队》还能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 安全感。
当我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想到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一群这样拼上自己性命在守护我们的人,心里不由得升起了一阵暖意,而这一群一直默默守护我们的特警们,应该被我们更多地了解,也值得被我们更加敬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