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北京第一波霾后,2020离我们更近一步了。第一波撸铁90后将迈入30岁, 00后们已经“如狼似虎”的冲上来了,这些健身房里可爱却不简单的弟弟妹妹们,已经练到遮天蔽日了。
看到了一组00后健身晒图,赛普君把弟弟妹妹们大致分为两个组别,从 线条组到筋肉组高能递增的顺序!
线条组:
@匿名用户「今年18,从手机里翻出的老图。最大的感受是,健身不只是改变人的形体,感谢健身」
@洛臻「00年生人,现在身高187,170斤,2012年开始接触健身,原因很中二,就因为被同学嘲笑没力气...一开始的时候一个俯卧撑都做不来,中间走了很多弯路,高三学习忙也有懒惰的时候,但是我还是坚持要练下去」
@yiyaa「160cm,47kg。健身久了,发现什么衣服都不适合我了。确切的说,我有点飘了...」
@械某「00年10月出生的我,初中开始就有做俯卧撑,一口气能做50个!只做俯卧撑疯狂做!最后变成了圆肩。健身还是要科学!最后许个愿,伤病远离我」
分割线
线条组会让很多人觉得很邻家,也广受大众喜爱。 前方高能,接下来就是广受铁友喜爱的筋肉组啦:
@火龙88法克「嗯...00后,我也就练成这样了,不喜勿喷」
@kiokonh 「身高185cm,体重84kg,最大的感受就是,遇到以前的班主任,打招呼都不认识我了,问我是谁,哎变化太大了,没人认识我了」
@yepbabe「臂围32-33还要加油,我认为纯瘦出来的马甲线没有意义...全身瘦的像个小鸡一样,健个什么劲儿」
@阳神「2003年出生,接触健身2年多点。中间还因为很多原因被迫听练一段。断断续续不会放弃」
@zhangnu「以前我以为只要以铁为伴、坚持挑战极限就能练出健美的身材,直到偶然接触一位圈内前辈,我才明白健美不是野蛮的力量,再大的块头没有协调的比例、线条的美感,也难以堪称健美」
@当笑话就好「2001年2月出生,定居美国,现在是个摔跤手。本人也不是很重,因为摔跤的原因,一直保持在130磅左右的体重,只是挺感谢健身的,给我的变化很大」
@无畏「00年生人,181cm,70kg。初中开始练体育,练到高三毕业,噩梦也算结束了。我之前就爱好健身,所以体考结束也没闲着,直接去健身房。新手福利期,肌肉长得快,以前的紧身衣都能撑起来了,不过也快到时候了...」
@seeyou 「2000年出生,157cm,100+体重。非专业健身运动员,比较贪吃没什么自制力,打码来一张。健身三年胖了快20斤,但是对我来说,体重算个屁」
@金先森「健身是在小学四年级开始的,暑假在奶奶家被奶奶养的圆圆的,开学后受到同学刺激,我就开始了健身之路」
@王仙客 「17年11月开始在健身房训练了。现在系统训练半年了,走了两个计划」
作为90后的赛普君,曾经拿着奶瓶喂过我那2000年出生的小妹妹。而今,有看到各位00后小鲜肉的健身成果和心得。哈哈,确实是一群可爱、有想法而又努力的孩子啊。
但是健身,已经把他们变成了“异类”
健身首先带来的就是身材的变化,和身边的人拉开了差距,这毋庸置疑。
健身之后渐渐的人们会改变对于时间的理解。
“因为只要方法得当,绝大多数的人可以在绝大多数领域内达到不错的水平。
但之后,边际效用递减明显,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指数增加。是不是很像我们健身最初的新手红利期?”
“ 在健身前很多人都不太相信自己能够在3-4个月迅速改变自己的身材。但是当这种变化发生在自己身上之后,就开始愿意尝试其他自己原本以为短期无法提升的事物。
渐渐的人们发现,原来觉得很难的事情,其实只要突破开始一周似乎毫无进展的阶段,同样可以快速提升。”
最后是对人生的理解
“健身后,你会发现,大部分人对于事物的理解停留在道听途说。而不是自己去做,去实践。他们常常说'我听说、我觉得...'就像你刚开始健身时候那样,很多人会告诉你‘你做不到、健身必须要喝蛋白粉、健身之后脑袋会变傻...’其实并不是他们知道你做不到,也不是因为他们自己做不到,而只是因为他们听别人说做不到。
但是健身的人知道, 要增肌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减脂就要管住嘴迈开腿。健身的人知道,想要什么,就要付出什么。”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00后,从他们踏上健身之后,就已经开始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了。 这个世界,没有抱怨,身材可以改变、时间可以解决问题、人生要自己去活,而不是道听途说。
加油吧!00后们。
你又是健身路上的几零后呢?评论区里分享你的故事吧!你有故事我有粉,赛普君和粉丝们洗耳恭听!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