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跑步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朋友圈里经常有人晒跑步公里数
(图源自网络)
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于跑者而言,一双好鞋很重要
甚至还衍生了
跑鞋潮牌鉴别、跑鞋交易的第三方平台
但是,跑鞋真的可以防止运动损伤吗?
2010年
一项针对美国士兵进行的实验显示
根据脚掌形状来分配鞋的组别和对照组
并没有显著的受伤率变化
(Photo via sohu.com)
2014年
研究者为247个跑者分配了不同中底硬度的跑鞋
持续跟踪他们的跑步训练5个月
记录他们的运动量和所受伤害
发现不同硬度组别的受伤概率并没有规律
那些广告中极力强调强缓冲功能
强避震功能的跑鞋
几乎人手一双
然而该受伤还是受伤
2007年一份针对2886人的调查报告显示
跑者的总受伤率高达46%
运动本来是为了健康
结果最后却让这么多人受到了运动损伤
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我的顶级跑鞋都白买了???
人类的现代运动鞋子是1972年发明的
在这之前
人们大多穿着薄底的鞋子跑步
甚至赤脚跑
那时人们的脚掌强壮
很少发生膝盖、脚踝等跑步伤痛
Nike的设计师们曾到非洲原始草原和加勒比海
研究当地习惯赤足长跑的人们
他们发现,脱离了鞋子的束缚
人们的脚掌反而更加强壮和灵活
连脚掌的外翻现象都减少了
赤足跑者和穿跑鞋的跑者
在跑步时的落地方式很不一样
赤足跑者因为充分利用了人体跟腱弹性
减缓了跑步中来自地面的冲击
从而大大降低了受伤概率
穿着强缓冲、强避震功能的跑鞋的跑者
会更加自然的用后脚跟着地
因为此时用后脚跟着地脚掌很舒适
会以为跑鞋真的吸收了来自地面的冲击力
事实却不是如此
当你用后脚跟着地时
会立即形成“刹车效应”
此时脚跟承受了体重2-3倍的冲击力
这个冲击会作用在人体的脚踝、膝盖
正是这个冲击造成了绝大多数跑者的伤痛
所以,跑步受伤不是跑鞋的错
错误的跑姿才是导致跑步伤痛的最大因素
错误的跑姿主要有两个问题
1、脚后跟落地
2、跨步
脚后跟落地会让身体承受一个瞬间的2倍体重以上的冲击,会对膝盖,脚踝等造成损伤。鞋子的强缓冲和高度避震的功能让鞋底特别厚,并特意设计成鞋跟与前脚掌有落差,这样人在跑步的时候会更加容易用脚厚跟落地,感觉很“省力”,落地也很“舒适”。
厚厚的鞋底加大了鞋子的重量,会延缓跑步中后面那只脚拉起的时间,从而形成跨步。
那该选择什么样的跑鞋呢?
「平底」、「轻薄」、「柔软」
这种极简跑鞋能帮助你发展脚掌的知觉
让你能更好的控制你的脚
从而运用跟腱弹性吸收来自地面的冲击
时刻感知自己的落地方式和落地点
并时刻调整
就如新西兰著名慢跑者Arthur Lydiard所说:“给某个部位太多支撑,就会让它变得软弱,多多利用它,就能让它变得强壮。”我们的脚掌,就是如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