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运动,全民参与,全民健康
近年,各种跑步运动的风潮越来越高涨
马拉松当之无愧为当下最火爆的活动之一
秋高气爽
当各位跑友还沉浸在肆意奔跑的热血沸腾中
生活猝不及防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一个消息爆出
10月20日
国内数十场马拉松开跑
有两名跑友在终点前猝死
(图片来源:新京报《我们》)
官方通报情况
事情也在进一步善后
每一次生命的意外流逝
都会让人痛惜
同时也令人心有余悸
但这也在提醒人们
关于运动
就算最平常不过的跑步
我们也许还有认识上的盲区
关于猝死、心脏骤停
我们还有哪些功课要做呢?
一起来听听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李公信教授和主治医师李功辉给大家科普科普
猝死:是指外面健康或非预期死亡的人在内因或无外因的作用下,突然和意外的发生非暴力性死亡。
Q
常规的运动如跑步,为什么会出现猝死?
李公信主任指出,运动性猝死中的“运动”其实并非真正的原因,而是运动人员身体本来就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或患有一些慢性疾病。
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
其中,冠心病是老年人运动中猝死的主要原因,青年人之中主要为肥厚型心肌病。
以上原因加上运动时导致心跳迅速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在这种状态下就特别容易发生猝死。
日常体检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心脏方面的小毛病,即使这些小毛病不影响正常生活起居,做运动也要提高一万分的警惕。
还有一些常见的认知误区,李功辉医生在这里提示:
误区1
初始锻炼就采取大运动量大强度锻炼
有句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其实更准确来说:“生命在于适量运动”。进行不合适自己身体的运动锻炼,就成为了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展开锻炼。
误区2
晨练比暮练好
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大,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相反,黄昏是体育锻炼的理想时间,因为这时心跳、血压最平稳,最适应运动变化。
误区3
带病坚持锻炼
这是一种最危险也比较普遍的错误概念,身体近日不适(比如感冒),就应暂停运动或减少运动量,否则会加重病情,延长病期。如果在运动中出现眩晕、胸闷、胸痛、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必要时呼叫急救车,以防运动诱发猝死。
误区4
剧烈运动中立即停止休息
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回流心脏,此时如果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回流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晕倒。
跑步运动,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
近两年非常火爆的马拉松比赛,其实也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参加。
跑步运动适合大多数人,运动长度一般在3km-5km,5km-15km则属长跑,15km以上就是马拉松,长跑和马拉松并非每个人都合适。
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高风险的竞技运动,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即使是十分健康的人参加马拉松比赛也有可能发生意外。
以下几类人群不适宜参加马拉松赛事:
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糖过高过低的人、正在感冒的人群、孕妇、长时间不运动的人。
Q
如果运动出现猝死、心脏骤停,应该怎样应急处理?
李功辉医生提醒,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同时让患者平卧,为患者实施持续的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每次按压30次,为患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心肺复苏操作不能停顿,一直坚持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心肺复苏该如何操作?
一起来跟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技能中心钱丹丹老师学习一下吧。
(请戳视频)
所以,就算平时看起来很健康,也不能因此而忽略一些细节,科学运动。
有些猝死的人并没有家族史或明显的疾病,
有些人甚至连潜在的疾病都没有。
猝死可能还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
如:暴饮暴食、吸烟、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等。
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不明原因的心慌、出汗、呼吸不畅、肠胃不适、易疲劳,失眠、焦虑等。这些都是“危险信号”,需谨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