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赵忠祥早年担任解说过一档著名的节目《动物世界》,在介绍秋季动物们的习性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用恬静、静谧的口吻说到,动物们都在忙着一件大事,在即将来临的冬季前拼命地觅食,让自己的身体储存足够多的脂肪,以便渡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人类虽然脱离了动物的境界,但仍旧随顺四季的变化,在秋冬季会不由自住地吃得更多一些,也更容易胖一些。所以”冬天因为气温低而更容易减肥“这件事,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寒冷确实可以让人消耗更多热量,但为什么不能让人更容易减肥呢?
原因1:吃进去太多热量,冬季尤甚
按照主流的“能量负平衡理论”,减肥的关键在于制造能量缺口。但是不运动不节食的普通人,即便是在春夏秋三季也是处于热量摄入过多的状态,肥胖、超重是普遍现象。进入冬季后,如前所说,会吃得更多,热量过剩的情况会更严重。而冬季的寒冷造成的额外热消耗,和过剩的热量相比,甚至不值一提。
原因2:中国的冬天不够冷
是的,寒冷可以提高人体耗热水平。当环境温度低于0度后,人体会通过打寒战发抖的方式将身体的发热速率提升4至5倍。我相信,没人受得了这种加大热量消耗的方式。
不过这样的机会也不多,因为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冬天室外气温达到零下的情况并不多。即便是在北方,人们多半待在24小时提供暖气的建筑物内,比大多数南方人家里的温度更高,根本就不存在用寒冷减肥的可能。
原因3:对冷环境的适应,还可能产生反效果
肯定有人要对御行君说了,中国北方的冬天不够冷?你去内蒙和东北试试。是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海拉尔区,据说是中国冬天最冷的地方,每年一月时的最高气温也只有零下20度,一月的平均气温是零下27度。黑龙江的漠河冬天的平气温也差不多在这个水平上。
假设你的冬天准备在这样寒冷的地方过,假设你也不用暖气、空调、地暖一类的现代取暖设备。由于长时间处于寒冷气温中,身体就会对低温环境产生适应(称为低温习服或冷习服),其结果就是体表血管收缩、皮下脂肪增多,并引起体表绝热性增大。
如果你是寒冷地区的居民,比如长年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爱斯基摩人,由于身体的适应,就算是低温环境,身体也不会增加产热。
再以长期从事游泳运动的人来说,虽然游泳锻炼可以提高代谢水平,但由于抗寒的需要,游泳者的皮下脂肪也会增厚以适应较冷的环境。大家可以注意观察游泳运动、体操运动员体型上的差别,前者更为圆润、身体线条流畅,而后者肌肉线条更为分明,人显得更为精干。
结论是,想借助冬天寒冷的气温来减肥,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行性。减肥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气温对于减肥效果的加持或抵消,即便有,也微乎其微。在运动和饮食上多下功夫,是为不二法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