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重才做不了引体向上吗?怎么让引体向上次数变多?理论上的思考并不难获得答案:让体重更轻,让发力肌肉群更有力。然而在健身房里我们却看到,体重更大的肌肉男们拉起了更多的引体向上,而瘦子们却可能一个引体向上也做不了。看来答案并非如此简单,有必要更进一步的讨论。
体重是影响引体向上数量的第一因素吗?
对于从不运动的人,无论是胖或瘦,如果想做引体向上,体重对他来说确实非常重要。大多数情况下,胖的人一个也拉不起来,而有些瘦子凭借自己的臂力还是可以勉强拉几个。这给许多人一种错觉,认为拉引体向上是依靠上肢的力量。
与这种想法相反的是,在健身房里却是更多训练有素的肌肉男,轻松地拉起了更多的引体向上,而且许多人都是多组数的大容量训练。由此可见,体重并不是影响引体向上最重要的因素,拥有发达、强壮的发力肌群显然更加重要。
至此不难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如果你是一个胖子,应该先减肥降体重,回到比较正常的状态,然后再考虑如何进行引体向上训练。而想做更多引体向上的关键在于,锻炼相关的发力肌群。
可以更进一步说,由于体内剩余脂肪过多造成的体重过大或超标,是锻炼者首先应该消除的不利因素,而由于力量训练后骨骼肌增长引起的体重增加,并不会过多影响引体向上的次数。
引体向上时,哪些部位在发力,如何提升它们的力量?
当我们做引体向上时,需要一个向上的拉力,这个拉力主要是由双臂和背部肌群来提供。
先来看一下上肢。引体向上的起始姿势是悬垂,实际上许多人在这个环节就失败了。因为根本就挂不住,这是由于抓握力不够,而抓握力是由前臂提供和保证。将自己悬挂在单杠上,进行静止状态的悬垂训练,就可以训练抓握力。当然,引体向上本身也能够锻炼抓握力。
贴士:许多人在做引体向上时,往往还没做几个引体向上,前臂已经紧绷到酸胀难忍,无法发力。这和前臂力量弱、缺乏锻炼有关,也和锻炼者抓握时过于用力、引起前臂过于紧张引发疲劳有关。
其次是上臂的肱二头肌、肱肌、肱橈肌以及肩部肌群。肱二头肌的发达确实有助于拉起更多次数的引体向上,用二头弯举来进行肱二头肌的训练,是最常见的训练动作。然而引体向上本身作为一个复合动作,也是训练肱二头肌最有效的动作之一。
那么肩部肌群又有什么作用呢?你可以体会一下当身体悬垂静止时,放松肩部会怎样,立刻会感到肩关节内部的疼痛。一旦收紧肩部肌群,肩部就可以稳定,有效保护肩关节和韧带。
第三,背部发力肌群,包括了背阔肌、大圆肌、菱形肌、斜方肌下束。实际上,这些肌肉才是引体向上真正动力所在,是形成向上拉力的主要动力源。参考一下那些需要在茂密的树枝上通过手臂悬挂、摇摆、交替来快速移动的灵长类动物,就可以知道背部肌群的重要性了。
然而不幸的是,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去主动使用或锻炼背部肌群,因而造成它们的普遍薄弱,拉不起来引体向上就不足为奇了。许多办公室人员背部僵硬、疼痛,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背部肌肉薄弱和长期不良的体姿造成,比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对着电脑长时间久坐等。
贴士:背部这些肌群如何来进行锻炼?御行君的建议是,采用退阶的引体向上动作,循序渐进地进行背部肌群训练。例如使用弹力带、使用脚下垫高物、搭档辅助背部推举等方式,也可以通过坐姿下拉等方式来锻炼背部肌群。
引体向上训练要点:动作质量优先,次数去见鬼!
(1)没有足够的背部力量训练累积是不行的。进行足够多的背部力量训练,特别是引体向上练习,是做更多引体向上次数的基础。大白话就是:多练引体向上!
(2)动作质量优先,而不是次数优先。也就是说,在进行训练时,宁愿每组次数少,也要每一次动作标准到位。如此,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训练效果。
(3)集中注意力,培养发力感。在做引体向上时,将注意力主要放在背部发力肌群上,特别是背阔肌。当背部肌群还很弱时,锻炼者可能感到身体完全是由双臂发力拉起的,这很正常。但此时即便是想象,你也要将自己想象成是由强大的背阔肌发力拉起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当背部肌群成为引体向上的主发动机时,一次总容量达上百次的引体训练,只会让背部有更强的泵感,而双臂依然轻松自若。尤其是前臂,几乎不再会发生过度紧绷和酸胀。
是不是已经信心满满,准备开始引体向上训练了?在著名的《囚徒健身》中,作者为标准引体向上的锻炼者制订的升级标准是:2组,每组10次引体。看上去不难,是不是?哦,我忘了说了,每次引体向时,请用2秒时间拉起,然后在最高点时停顿1秒,再用2秒时间慢慢放下。开始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