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肠里都含有食品添加剂。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在CCTV《开讲啦》
就展示了下面这两种化学物质,
是它们造就了辣条迷人的香味。
(这里要说明下,苏丹红、瘦肉精……这些不是食品添加剂!)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客观真相,你要了解这几点!
超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一定意义上恰恰是
保证了我们的食品安全,
让我们的加工食品不容易变质腐坏等。
表1 常见食品添加剂
分类 | 食品添加剂 |
防腐剂 | 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亚硫酸及其盐类、二氧化碳、亚硝酸盐类等。 |
抗氧化剂 | 茶多酚、生育酚、黄酮类、丁基羟基茴香醚等。 |
着色剂 | 甜菜红、姜黄、红曲红、胭脂虫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新红、诱惑红、赤藓红、亮蓝、靛蓝等,多用于果汁饮料等。 |
护色剂 | 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钾(绿色食品中禁止使用),比如加工肉类。 |
甜味剂 | 糖精、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常见于一些甜味的加工食品中,比如饮料、面包等。 |
增稠剂 | 阿拉伯胶、卡拉胶、果胶、琼胶、海藻酸类、甲壳素、瓜尔胶、黄原胶、明胶、干酪素、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比如酸奶等一些黏稠的食品中。 |
凝固剂 | 硫酸钙、氯化钙、氯化镁、丙二醇主要用于豆制品生产和果蔬深加工,以及凝胶食品的制造。 |
膨松剂 | 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硫酸铝钾,膨松剂主要用于饼干、糕点生产。 |
水分保持剂 | 乳化盐、甘油、丙二醇、麦芽糖精、山梨糖醇等广泛地用于食品加工,肉类制品中保持肉的持水性增加肉的柔嫩性,防止啤酒和饮料等浑浊。 |
2. 不要认为自制食品都是好的
很多人拒绝食品添加剂,可能就想到自制食品,认为纯天然,很安全了!但不幸的告诉你,自制的食品也未必安全。比如,我们看到这样的新闻:
上面新闻里这些自己酿造的东西,因为无法保证温度、杀菌等工艺条件,因此极易引起杂菌污染,甚至导致致病菌大量繁殖,食用这样的自制食品,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反而食品工业生产中,对各种指标都有要求,只要符合国家规定,可以保证安全。
3. 不要觉得食品配料表的添加剂越多越不安全
很多人在买食品看配料表时,都会数一下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数量,他们觉得添加剂种类越多,食品就越不安全,其实这样做没有必要。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使用量和食用量,和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
一般来说,只要是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的要求,其安全性较有保证,即使吃了也不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不必过分担心。
食品添加剂必须是经过风险评估并获得国家批准的,“而且还有一个要求就是,食品加工中可不加的就不加,能少加的就少加。如有些食品没有加香必要,则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和香精,小麦面粉中没必要加增白剂,我国已规定不得使用。”
与其担心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中去,全面、均衡地从食物中获取营养,也可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4. 不要觉得国外的食品一定好
因为添加了非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国内确实发生过一些让大众很担忧的食品安全的事件。但国外的食品就一定安全吗?
站在食品添加剂角度来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要求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毒理学指标等,也就是说每个国家的添加量、添加种类都是符合自己国家人群数据的,而因为人群和饮食文化差异,这些数据未必完全适合我们。
所以,请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不可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