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杂食动物
许多人貌似天生就对吃肉这件事
就有着本能的冲动
除了可以和其他食材
搭配出令人垂涎的无数可能之外
肉类本身丰富的营养成分
也是受人追捧的重要原因
钟情力量训练的发烧友们
更是无肉不欢
怀着对“吃哪长哪”这种朴素理论的信仰
长期举铁塑造的性格特质
也让人无法割舍吃肉带来的享受
然而
问题在于
肉类食品高昂的价格
总是令大多数人无法尽兴
除非光顾某些廉价的自助餐厅
敞开吃肉的快乐在很多人的记忆里
并不多见
比起前一阵在社交媒体上
热炒的“车厘子自由”
能够开开心心地吃肉
对许多人来说
才是更大的乐趣
最近有条刷屏的新闻
就有些黑色幽默地
提到了这一点:
8月27日,美国著名零售商场Costco在上海闵行的分店
正式开业
消息一经传出
该店立刻就被各个弄堂巷口
涌出来的老娘舅老阿婆们
挤得水泄不通
2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
和1200个停车位
被全部挤满
在“量大、质优、价格低”的诱惑下
店里的每种商品几乎都是被抢购的对象
但最让他们心动的还要数肉类食品
4斤价格在90元左右的猪肉
每斤优惠可达20元的牛排
以及33元整只得烤鸡等等
比起其他地方水涨船高的价格
自然引起了阵阵“哄抢”
鉴于情况已接近引发踩踏事故的边缘
开业仅数小时后
店方即被迫宣布暂时停业
以遏止汹涌的人流
浩浩荡荡的场面
使人不禁既联想到
科幻类影视作品和电子游戏中
常见的丧尸围城画面
也回忆起
那为期不远的困难年代
人们因极度饥饿而争抢食物
的伤感过往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
莫过于在人们心中
“有腔调,见过世面”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
见到了便宜的肉类
怎么顿时就变成黄泛区灾民了呢?
不吹不黑
首先,上海形成
的确和深重的灾难有关
150多年前,恐怖的太平天国战争席卷江南
顷刻间
遍地都是尸横遍野的屠戮场
但在外国秩序的保护下
唯有上海得以独善其身
这才使幸存的百姓
免于来自赣粤的长毛
江淮兵痞以及北方皂吏们的牀害
之后逐渐建立起繁荣的都会
但来到城里的移民
即便在和平时期
也要长时间挣扎在物资匮乏的边缘
活珠子,趁小鸡尚未孵化时拿来炸食或生吃
就是这种生活状态的典型象征
而方言整个汉人十八省
复杂的地形地貌
让这里很少出现饲养牲畜的牧场
自然难以诞生豁达的食肉文化
今天
托集约化生产、技术革命和国际贸易的福
吃到肉食虽然已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不少爱吃肉的人
还停留在一个差强人意的水平
偶尔还会觉得苦闷甚至遗憾
该怎么解决呢?
事实上
这并不需要你家里有矿
只要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上
动点脑筋
就能给你的吃肉自由
拔高一个台阶:
首先,试着自己料理新鲜的食材
当你在抱怨今天的外卖里肉怎么这么少
或是饭馆里点的宫保鸡丁又坑人了的时候
考虑到目前经济形势
它毫无疑问会持续下去
介入的中间成本越多
你负担的价格就越会居高不下
譬如酱牛肉这种东西
导致构成它价格的重要部分
是腌制和酱制
所需的多种香料
而真正新鲜的食材
烹饪过程完全用不着
这种类似木乃伊下葬前的繁琐步骤
也能给你良好的饮食体验
其次,
努力砍掉不必要的零食预算
你和同事们作为消遣的
珍珠奶茶这类东西
日积月累,如果你肯留意的话
也是笔不小的开支
它们当中有些并不比普通肉类便宜多少
比起肉类却百害无一利
没有证据
我们不能讹传谁家的饮料就一定是化学勾兑的
可单就它令你血糖激增的特性而言
绝对值得你现在就戒掉
你想成为吃牛羊长大的
高原骑士
还是安心做写字楼里哈欠连天的
摩登社畜
就看你怎么选了
另外,
就是要细致盘算一下性价比
筋头巴脑或者说下水这些东西
也能为你提供充沛的蛋白质、热量还有微量元素
不过要在意里面的胆固醇
你可以把它们搅碎成馅
然后用动物油煎熟
苏格兰名菜哈吉斯(Haggis)就是这么来的
吃肉是非常正义的一件事
它延续了人类祖先的古老天性
你之前接受的
有关让人少吃甚至不吃肉的教育
大抵指的是肉的烹饪方法不健康
所带来的疾病隐患
除此之外
你真的值得去好好探寻一番
它为你的生活
能带来多大的快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