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直健身下去!
这是小编曾经许下的誓言
尽管那个时候啥都不懂
但好在有一颗想改变的心
6点起,23点前睡觉
早上健身1小时
专注工作9小时
晚上健身2小时
▼
开始第一天
老兴奋了
迫不及待的冲进健身房
举铁!
▼
跑步!
▼
各种耍帅,各种炫酷
幻想自己能拥有八块腹肌
▼
可过不不了几天
因为过度训练开始腿疼
下班感觉太累就再也不想动了
但一想到之前立的flag
立马激励自己
“懒惰的人会肥死的!”
▼
一周后
觉的每天起床都是换着地方疼
疼的地方取决于昨天练了哪里
每次走路都感觉骨头散架了
“我这苦行僧一般的训练
肯定会有效果的!”
▼
15天后
肩膀大腿有青紫色的痕迹
但好像已经痛感钝化
感觉到疼,却不会影响行动
▼
20天后
膝盖有点疼,走路一瘸一拐的
感觉是被伤到了
有点怀疑自己的安排是否合理
并暂时放弃腿部训练,改上半身训练
▼
25天后
坚持了这么久却感觉一点效果都没有
有点沮丧甚至焦虑
产生了极大的挫败感
▼
一直到第30天
我开始失眠、不想起床
工作一半开始发呆
吃不下饭、浑身无力提不起劲
甚至被老板叫到办公室痛批效率慢
我崩溃了!
甚至开始自我怀疑
▼
明明那么努力了
为什么效果会变差?
难道是因为对自己不够狠吗?
不,有位学心理的朋友告诉我
这是抑郁的症状
症结则是在于
“过度自律”
而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你们都经历过
▼
刚毕业的张凯
想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健一下身
以更好的状态迎接人生第一个工作
他有极强的自律性
一上来就给自己进行超负荷运动
期望能快速增长肌肉
▼
就算期间身体酸疼的根本动不了
也不容许自己过多的休息
最终导致横纹肌溶解
引发急性肾衰竭
▼
小编的朋友王浩
为了在见女朋友时有好身材
给自己定了目标
每天锻炼两小时以上
▼
整天清汤寡水
一下班就去健身房狂练
那段时间刚好赶上公司一个大项目
每天要加班到11点
但他却没有放弃
依靠着超高的自控力
每天去健身房锻炼到凌晨两点
早上又要八点前到公司
就这么坚持了一个半月
他在一次组间休息的时候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自己躺在椅子上
身上盖着毯子
工作人员告诉他
“我看你睡着了不忍心叫醒你
你这段时间实在太拼了
小心身体啊。”
不知道为什么
王浩忽然崩溃想哭
掩饰性的将毯子盖在头上
找了个角落静静的
呆在那里思考了很久
他跟我说了这事后
一脸感慨:
“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在那一瞬间我发现
我忘了初心”
健身是为了什么?
为了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身体
自律是为了什么?
为了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但很多人却在拼命
健身中损坏了身体
在过度自律中焦虑难安
我们总是推崇
“永不止息的奋斗”
“努力的人生应该禁止娱乐”
却始终忽略
劳逸结合
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哈佛凌晨四点多图书馆
畅销书上成功人士每天只睡3-4个小时
可能都是断章取义骗小孩的
仔细看成功人士的日程表
可以看到他们将
自己的休息当做重要事件
放在日程表里
▼
剑桥大学美女学霸@彭酱酱LINYA
四点起床
挑战连续24个小时学习后
告诉我们
她并不推荐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方法
因为在晚上十点多的时候
大脑突然饱和
学不进东西了
▼
注!意!休!息!啊!
老铁们!
否则一切压缩了
大量休息娱乐时间的“高自律”
其实不过是一场低效率的延长战而已
▼
健身是非常棒的事
我也鼓励大家多健身
但没必要一周七天都泡在健身房
也没必要非得每天练满3个小时
适度
是一个很好的词
休息要适度
娱乐要适度
自律也要适度
为何不制定计划转变思维
将“长时间的提升”
转变为“高效率的生活”
从健身XX小时这种“时间计划”
变成今天在1时间里
完成多少组高效的训练动作
将3小时的健身
变成1.5小时的高效健身
将原本需要3小时的工作
用1.5个小时完成
按照自己的节奏
尽可能的挑战自己的极限
把压缩出来的时间
当做给自己的奖赏
用来做一些可以放松的事情
阅读、聊天、睡觉
甚至是吃一场鸡
毕竟我们所有的努力
不就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
那时候
你会感觉健身、工作、学习
其实并不苦
责任编辑: